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探訪宣紙製作技藝:一紙成材需曆經三年

張強 彭婧如 郎佳慧 發布時間:2020-11-10 15: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探訪宣紙製作技藝:一紙成材需曆經三年

  11月9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安徽站)走進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榔橋鎮烏(wu) 溪村宣紙小鎮,探訪宣紙製作技藝,看“墨韻萬(wan) 變,紙壽千年”。

  宣紙源於(yu) 唐代,產(chan) 於(yu)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傳(chuan) 承至今已有1200多年。宣紙作為(wei) 中國造紙術的代表,宣紙製作技藝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名錄。

  挑、碓、切、踩、洗、撈、揀、剪……一張宣紙先後需要曆時三年,經過108道工序製作而成。其中,撈紙是手工紙製造中最為(wei) 精妙的環節之一,紙張的薄厚均勻,全在抄紙工匠的手上功夫,絕非短時間內(nei) 就能掌握。抄造大幅紙張時,更是需要多人的默契合作與(yu) 心神相通。

  據了解,涇縣現有宣紙、書(shu) 畫紙生產(chan) 和加工企業(ye) 540多戶,其中獲得國家有關(guan) 部門許可的正規宣紙生產(chan) 企業(ye) 17家,從(cong) 業(ye) 人員一萬(wan) 多人,年產(chan) 值約10億(yi) 元。年產(chan) 宣紙700噸左右,手工書(shu) 畫紙約1萬(wan) 噸,約占全國書(shu) 畫用紙市場60%的份額,是全國最大的手工紙生產(chan) 基地。宣紙暢銷日本、東(dong) 南亞(ya) 、歐美各地。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