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基地內蒙古“淡化”煤炭色彩 欲用氫能探尋“新出路”
中新網鄂爾多斯11月10日電 (記者 李愛平)中國重要的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nei) 蒙古自治區,正嚐試用氫能找到發展“新出路”。10日,內(nei) 蒙古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在鄂爾多斯召開,創造了這一絕佳機會(hui) 。
外界認為(wei) ,這也意味著內(nei) 蒙古將逐步“淡化”煤炭資源的市場地位,進而開啟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的序幕。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餘(yu) 卓平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內(nei) 蒙古如果能將能源業(ye) 、裝備業(ye) 、運輸業(ye) 三者之間的壁壘全部“打通”,有效連接,那麽(me) 未來內(nei) 蒙古將會(hui) 是中國最有前途的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地區。
“內(nei) 蒙古還需要和上海等國內(nei) 氫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較快城市聯係,將氫能源產(chan) 業(ye) 推向更大舞台。”餘(yu) 卓平為(wei) 內(nei) 蒙古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指點迷津”。
“內(nei) 蒙古氫能資源豐(feng) 富,目前氫能產(chan) 業(ye) 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和潛能。”內(nei) 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li) 華在當天的致辭中透露,官方正在醞釀出台《內(nei) 蒙古自治區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意見》)。
該《意見》主要圍繞推進氫能產(chan) 業(ye) 多元發展、開展氫能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等6項重點任務,將從(cong) 用電成本、氫氣儲(chu) 運設備製造、加氫站建設與(yu) 運營等8個(ge) 方麵出台相關(guan) 支持政策。
記者了解到,目前內(nei) 蒙古已開始大力度推進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在內(nei) 蒙古烏(wu) 海、鄂爾多斯等地已推出了相關(guan) 項目,力圖在氫能產(chan) 業(ye) 方麵有所建樹。
今次舉(ju) 行的內(nei) 蒙古氫能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內(nei) 蒙古各地政府還與(yu)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簽訂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的相關(guan) 協議。
氫能是清潔高效能源,被譽為(wei) 21世紀的“終極能源”。分析人士認為(wei) ,發展氫能產(chan) 業(ye) 對助力內(nei) 蒙古打造具有“國內(nei) 示範、全球影響”的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亦具有重大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