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6日京津冀及周邊將出現2次階段性汙染過程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zhong) 號11日消息,根據最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顯示,11月11日至1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liang) 次階段性汙染過程,分別為(wei) 11月11-12日和11月14-16日。其中,第二次汙染過程時間較長,程度相對較重。
冷空氣間歇期將出現兩(liang) 次汙染過程
從(cong) 11月10日起,隨著溫度升高,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擴散條件開始轉為(wei) 不利。11-12日,在不利氣象條件持續影響下,京津冀中南部地區、山西中南部和山東(dong) 西部部分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將出現中度汙染,沿山部分城市可能達到重度汙染。
13日,區域受弱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改善,大部分地區以良至輕度汙染為(wei) 主;中南部地區受傳(chuan) 輸影響,仍將維持輕至中度汙染。
14-16日,氣象條件再次轉為(wei) 不利,偏南風疊加強逆溫,京津冀和山西中南部、山東(dong) 西部、河南大部分地區以中至重度汙染為(wei) 主。其中14-15日濕度接近飽和,感官在實際汙染程度上會(hui) 進一步偏差。17日起,冷空氣開始影響華北地區,空氣質量恢複優(you) 良,南部城市改善時間相對較晚。
北京市11月11日擴散條件轉差,當日下午至12日上午預計出現一次輕度汙染過程,11日傍晚到夜間部分時段可能出現中度汙染。12日下午至13日,擴散條件轉好,預計空氣質量以良為(wei) 主。14日開始擴散條件再次轉差,且濕度增大,將出現第二次汙染過程,整體(ti) 以輕度汙染為(wei) 主,持續至16日。其中,15日受高濕度影響,部分時段可能達到中度汙染。17日起,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空氣質量逐步恢複。
部分城市已經采取應急響應
進入秋冬季後,隨著地麵溫度降低,邊界層下降,大氣層結趨於(yu) 穩定,環境容量較春夏季有所下降。加上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供暖,供暖鍋爐啟爐時由於(yu) 治汙設施運行不穩定,也會(hui) 額外增加汙染物排放量,在靜穩條件下,容易出現區域性汙染過程。
按照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所有城市已經啟動橙色預警,按照最新修訂的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根據各企業(ye) 績效分級水平,采取差異化減排措施。生態環境部派駐各城市的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組將重點督促檢查各地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跟蹤評估各地應急減排措施效果,支撐各地科學應對重汙染天氣過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