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錢袋子”花得更精準
從(cong) 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數據看,大部分省份財政收入降幅明顯收窄。專(zhuan) 家表示,地方財政收入在三季度能夠加速恢複向好,從(cong) 根本上得益於(yu) 近年來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序推動,以及各地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積蓄的內(nei) 生動力。不過,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三保”支出壓力較大,預算執行進度放緩等挑戰,因此需要進一步確保地方財政平穩運行。
近日,各地陸續公布了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數據。數據顯示,在經曆了一季度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二季度觸底回升後,地方財政收入在三季度加速向好。與(yu) 此同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在一係列改革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地方財政的“錢袋子”變得更牢靠,花得更精準。
財政收入好於(yu) 預期
從(cong) 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數據看,大部分省份財政收入降幅明顯收窄。比如,今年前三個(ge) 季度,重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同比下降23.2%、11.2%、6.8%。“財政收入持續回暖,得益於(yu) 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複。”重慶市財政局局長封毅表示,經濟向好帶動稅收增長,重慶前三個(ge) 季度稅收分別同比下降27.7%、16.6%、11.5%,整體(ti) 情況在好轉。
1月至9月,上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13.6億(yi) 元,下降5.9%;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49.1億(yi) 元,下降10.3%;遼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1.7億(yi) 元,下降2.9%。浙江、河南、雲(yun) 南、深圳、廈門等地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實現了正增長。比如,前三季度,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113.52億(yi) 元,增長1.7%;河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92.4億(yi) 元,增長1.9%。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認為(wei) :“實現正增長的地區涵蓋了我國東(dong) 中西不同地區,財政收入的‘真金白銀’充分體(ti) 現了我國經濟的韌性和增長潛力。可以說,經過三個(ge) 季度的艱苦努力,我國地方財政成功穩住了‘基本盤’。”
今年以來,為(wei) 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壓力,我國通過采取新增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zhai) 、大力壓減中央本級支出等措施,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各地在嚴(yan) 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的同時,積極挖掘潛力,通過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chan) 等方式緩解收支壓力。
據深圳市財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深圳市區財政全麵梳理辦公、住宅、產(chan) 業(ye) 用房、商業(ye) 物業(ye) 等政府家底,通過剝離與(yu) 行政事業(ye) 單位履職無關(guan) 的商業(ye) 物業(ye) ,利用市場化方式提高大型場館使用效益,1月至9月市區兩(liang) 級盤活資產(chan) 等收入213億(yi) 元,有力緩解了稅收減收的壓力。”
“地方財政收入在三季度能夠加速恢複向好,從(cong) 根本上得益於(yu) 近年來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序推動,以及各地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積蓄的內(nei) 生動力。與(yu) 此同時,通過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有效激發了企業(ye) 活力,進而助推地方財政收入加速恢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認為(wei) ,隨著消費在四季度進一步擴張,各項目投資陸續在年終顯現效應等因素,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有保有壓聚力增效
“從(cong) 前三季度各地財政支出情況看,各級政府嚴(yan) 格落實過緊日子的總體(ti) 部署,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與(yu) 此同時,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基層‘三保’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澤彩表示。
數據顯示,1月至9月,安徽財政支出完成5597億(yi) 元,支出規模達到預算的80%,超序時進度5個(ge) 百分點。其中,教育支出、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支出、衛生健康支出、農(nong) 林水支出等保持正增長。
江西1月至9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126.8億(yi) 元,其中民生類支出4093.6億(yi) 元,占財政支出的79.8%。河南前三季度民生支出合計6288.2億(yi) 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6.4%,同比提高0.1個(ge) 百分點。
深圳取消各項可開展可不開展的公務接待活動,嚴(yan) 控新增課題、調研、會(hui) 議、差旅、培訓等履職類經費。1月至9月,深圳市本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34.2%,節省下的資金重點投向民生領域。
重慶前9個(ge) 月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下降了14.9%,主要是行政事業(ye) 單位壓減行政開支。而與(yu) 疫情防控相關(guan) 的醫療衛生支出329.3億(yi) 元,增長1.9%,高於(yu)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9.4個(ge) 百分點,社保就業(ye) 、科學技術、交通運輸等重點支出也保持了正增長。
“與(yu) 收入形勢相比較,地方財政支出的降幅相對較小,已經實現正增長的地區相對較多。這一方麵體(ti) 現了我國財政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對衝(chong) 經濟下行壓力的作用,另一方麵彰顯了今年中央財政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財力直達基層的成效。”白彥鋒表示。
白景明認為(wei) ,各地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離不開直達資金的有力支持。今年我國將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zhai) 共2萬(wan) 億(yi) 元資金直達市縣,支持地方落實幫扶受疫情衝(chong) 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和困難群眾(zhong) 的措施,加強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用於(yu) 抗疫相關(guan) 支出等。
“建立新增財政資金特殊轉移支付機製,確保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充分體(ti) 現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wei) 、注重實效,彰顯了我國財政體(ti) 製管理的積極應變、創新有為(wei) 。”白景明表示。
確保財政運行平穩
雖然各地財政收支形勢在三季度明顯好轉,但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三保”支出壓力較大,預算執行進度放緩等挑戰,因此需要進一步確保地方財政平穩運行。
白景明認為(wei) ,直達資金對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地方財政管理提出了更高、更精細化的要求。各地有關(guan) 部門應進一步優(you) 化機製,明確任務和目標,將資金重點用於(yu) 保就業(ye) 、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ti) ,確保直達資金精準落到困難企業(ye) 和老百姓的身上。同時,應通過加大公開和公示力度,自覺接受社會(hui) 監督資金使用情況。
“應進一步統籌一攬子規模性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有效性,促進經濟社會(hui) 有序複蘇發展,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wei) 財政增收夯實物質基礎。”王澤彩認為(wei) ,同時應進一步切實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和“三公”支出,優(you) 先確保公共衛生、精準扶貧等重點支出。
麵對依然存在的收支壓力,各地財政部門也加足馬力積極作為(wei) 。封毅表示,隨著經濟持續穩定轉好,主要經濟指標穩步恢複,預計重慶全年財政收入降幅將進一步收窄。下一步,重慶將繼續貫徹落實減稅降費等一係列惠企紓困政策,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護好發展的基本盤。
江西將用足用好“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nong) 信貸通”、融資擔保、農(nong) 業(ye) 擔保等政策,進一步解決(jue) 企業(ye) 融資難題。同時,將加強直達資金支付的跟蹤問效,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支撐作用。
天津將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穩定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資金鏈,支持惠民暖企消費,助力企業(ye) 加快恢複生產(chan) 經營。
“深圳財政將進一步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讓利成效,不折不扣落實落細國家製度性安排和階段性政策,把該減的稅減到位、該降的費降到位。”深圳市財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麵對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各地應著力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以績效和結果為(wei) 導向,引領‘兩(liang) 新一重’等項目建設。”王澤彩表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碧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