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緬中減貧合作大有可為(國際論壇)

發布時間:2020-11-27 12:0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國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麵小康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這種信念和行動令人欽佩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緬中兩(liang) 國人民患難與(yu) 共、守望相助。緬甸派專(zhuan) 機向中國運送抗疫物資,並克服困難提供200噸大米援助。中國派醫療專(zhuan) 家組赴緬甸,同時提供抗擊疫情所需資金、技術、物資等多方麵的援助。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緬甸辦公室指導下,中緬胞波友誼團隊與(yu) 緬甸誌願組織“我們(men) 愛仰光”共同執行“微笑兒(er) 童”糧食包捐贈活動,向在仰光市的許多學校和學生等捐贈糧食。

  中國是緬甸的好鄰居,緬中同飲一江水,胞波情誼深厚。“遠親(qin) 不如近鄰”。過去5年間,我兩(liang) 次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參觀位於(yu) 北京的中國扶貧基金會(hui) ,與(yu) 時任基金會(hui) 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我感到,中國減貧經驗對緬甸具有重要借鑒價(jia) 值。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減貧事業(ye) 不斷取得新進步。“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ge) 貧困家庭,丟(diu) 下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習(xi) 近平主席的話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各項精準扶貧政策確保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全麵小康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這種信念和行動令人欽佩。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8億(yi) 多人口擺脫貧困,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wan) 人以上。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決(jue) 戰決(jue) 勝之年。我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緬甸的貧困地區大部分在鄉(xiang) 村,鄉(xiang) 村的貧困率為(wei) 30.2%,遠比城市11.3%的貧困率高。為(wei) 降低鄉(xiang) 村貧困率,緬甸於(yu) 2007年啟動鄉(xiang) 村脫貧計劃,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600萬(wan) 農(nong) 村人口享受到了實惠。我深知,要實現全麵脫貧,緬甸一定要推動經濟發展,並建立科學的、廣泛的社會(hui) 服務和保障體(ti) 係。緬甸願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全麵推進緬中經濟走廊建設,推動減貧事業(ye) 邁上新台階。

  緬中減貧合作大有可為(wei) ,胞波情誼將不斷延續。雙方合作的空間寬廣,讓我們(men) 攜手創造繁榮富強的美好未來。

  (作者為(wei) 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中央委員會(hui) 委員、民盟黨(dang) 報《民主浪潮》主編)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7日 03 版)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