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複 11月份PMI三大指數均至年內高點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chan) 出指數分別為(wei) 52.1%、56.4%和55.7%,高於(yu) 上月0.7個(ge) 、0.2個(ge) 和0.4個(ge) 百分點。
“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複。”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說,PMI三大指數均位於(yu) 年內(nei) 高點,連續9個(ge) 月高於(yu) 臨(lin) 界點。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預計,在供需兩(liang) 端共同改善的帶動下,未來製造業(ye) PMI和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都有望保持在擴張區間。
製造業(ye) 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景氣麵有所擴大
趙慶河表示,11月份,製造業(ye) PMI各項分類指數普遍改善,製造業(ye) 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恢複性增長明顯加快。在調查的21個(ge) 行業(ye) 中,PMI位於(yu) 擴張區間的增加至19個(ge) ,製造業(ye) 景氣麵有所擴大。11月份數據還體(ti) 現了四大亮點。
一是產(chan) 需兩(liang) 端協同發力。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wei) 54.7%和53.9%,分別高於(yu) 上月0.8個(ge) 和1.1個(ge) 百分點,均上升至年內(nei) 高點,且兩(liang) 者差值自6月份以來逐月縮小,從(cong) 2.5個(ge) 百分點降至0.8個(ge) 百分點,表明製造業(ye) 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供需循環持續改善。特別是與(yu) 高技術製造相關(guan) 行業(ye) 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位於(yu) 較高景氣區間,產(chan) 需加快釋放,對製造業(ye) 總體(ti) 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是進出口景氣度穩步回升。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wei) 51.5%和50.9%,分別高於(yu) 上月0.5個(ge) 和0.1個(ge) 百分點,均為(wei) 年內(nei) 高點,且連續3個(ge) 月位於(yu) 擴張區間,保持逐月回升走勢,我國進出口持續恢複向好。
三是價(jia) 格指數升幅較大。隨著近期大宗商品價(jia) 格普遍上漲以及企業(ye) 生產(chan) 、采購活動加快,主要原材料購進價(jia) 格指數和出廠價(jia) 格指數為(wei) 62.6%和56.5%,分別高於(yu) 上月3.8個(ge) 和3.3個(ge) 百分點,均為(wei) 年內(nei) 高點。
四是大中小型企業(ye) 景氣度均有所回升。大、中、小型企業(ye) PMI分別為(wei) 53.0%、52.0%和50.1%,高於(yu) 上月0.4個(ge) 、1.4個(ge) 和0.7個(ge) 百分點,均位於(yu) 臨(lin) 界點以上,不同規模企業(ye) 景氣度均有所回升。調查結果顯示,小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有所改善,反映資金緊張的小型企業(ye) 占比為(wei) 42.3%,低於(yu) 上月2.6個(ge) 百分點,是今年以來低點,表明前期出台的助企紓困以及小微企業(ye) 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顯現。
趙慶河表示,製造業(ye) 行業(ye) 恢複情況仍不均衡,其中,紡織服裝服飾業(ye) PMI今年以來始終位於(yu) 臨(lin) 界點以下,行業(ye) 景氣度持續偏弱。
服務業(ye) 複蘇態勢繼續向好 建築業(ye) 景氣度高位回升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武威表示,11月份,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ge) 月環比上升,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保持在56.0%以上,非製造業(ye) 市場供需呈現穩中向好趨勢。
分行業(ye) 看,趙慶河稱,一方麵,服務業(ye) 複蘇態勢繼續向好。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5.7%,高於(yu) 上月0.2個(ge) 百分點,9月份以來持續位於(yu) 較高景氣區間。在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的有機結合下,消費市場逐步有序恢複,服務業(ye) 複蘇步伐穩健。其中,銷售價(jia) 格指數為(wei) 50.9%,高於(yu) 上月2.0個(ge) 百分點,疫情以來首次升至臨(lin) 界點以上,表明服務業(ye) 市場需求繼續回暖。
另一方麵,建築業(ye) 景氣度高位回升。趙慶河稱,建築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60.5%,高於(yu) 上月0.7個(ge) 百分點,重回高位景氣區間,建築業(ye) 生產(chan) 活動總體(ti) 有所加快。從(cong) 業(ye) 人員指數為(wei) 54.4%,高於(yu) 上月1.2個(ge) 百分點,反映出建築業(ye) 企業(ye) 為(wei) 滿足生產(chan) 需要、保證施工進度,用工需求有所增加。
“分行業(ye) 指數顯示,經濟複蘇的活力在增強。”武威解讀說,主要表現在市場流通環節趨於(yu) 活躍,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進一步顯現,新動能發展強勁,投資相關(guan) 活動持續推進。
武威表示,實體(ti) 經濟各項活動穩步推進,經濟複蘇持續性較好,複蘇活力有所增強。但值得關(guan) 注的是,零售、餐飲和文娛等消費相關(guan) 活動有所回調,傳(chuan) 統消費淡季和我國個(ge) 別地區疫情反複是主要原因。一方麵,11月份是上述行業(ye) 的傳(chuan) 統淡季,相關(guan) 消費活動有所降溫;另一方麵,在個(ge) 別地區疫情反複和流感高發期到來的影響下,居民相關(guan) 消費趨於(yu) 謹慎,導致上述行業(ye) 有所回落。
中國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經濟恢複趨勢不變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王靜文看來,11月份PMI相關(guan) 數據表明,中國經濟目前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出口部門持續保持高景氣度,相應帶動生產(chan) 向好和製造業(ye) 投資加速,進而帶動就業(ye) 狀況改善和居民收入上升,後續還會(hui) 促進消費企穩回升。他相信,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製造業(ye) 方麵,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認為(wei) ,製造業(ye) 企業(ye) 對後市預期也較為(wei) 樂(le) 觀,11月份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上升0.8個(ge) 百分點至60.1%,年內(nei) 首次上升至60%以上。盡管目前國際疫情仍在加快蔓延,但我國經濟有較大潛力和較強韌性,在“六穩”“六保”等政策進一步發力下,經濟將繼續加快恢複。
非製造業(ye) 方麵,武威預計,在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在促消費相關(guan) 政策效果持續釋放以及年底節日消費預期的共同帶動下,消費相關(guan) 服務業(ye) 將在下月有所回升。
綜合來看,劉學智認為(wei) ,我國經濟恢複趨勢不變。疫情得到控製以來生產(chan) 快速恢複,目前仍在加快。需求恢複要慢於(yu) 生產(chan) ,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基建和房地產(chan) 帶動投資動能增強,未來製造業(ye) 投資也有望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