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佑高原人民健康 譜寫青海出彩篇章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伴隨著健康青海建設的全麵推進,青海省主要健康指標與(yu) 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通過十年來的探索實踐,覆蓋全省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醫療保障、基本藥物供應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基本建立;
如今,青海的醫療衛生隊伍日益壯大,不斷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著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
回首這十年,青海把推進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全省各族群眾(zhong) 最根本的民生福祉,全省人均預期壽命增至73.96歲,孕產(chan) 婦、嬰兒(er) 、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分別下降9.4%、15.4%和9.1%,居民個(ge) 人衛生費用支出占比由33.01%下降到24.9%……人民群眾(zhong) 衛生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數大幅提升。
綜合醫改
破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
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實施以來,特別是2015年青海省被列為(wei) 全國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省以來,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總體(ti) 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綜合醫改作為(wei) 全省三大“國字號”改革之一,緊緊圍繞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的突出問題,堅持醫療、醫保、醫藥協調聯動,努力讓城鄉(xiang) 居民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普惠的醫療衛生服務,人們(men) 生活有了巨大變化。
破解群眾(zhong) “看病難”的問題,最現實的辦法就是采取分級診療製度。2013年10月1日起,青海率先全麵實施覆蓋省、市(州)、縣、鄉(xiang) 四級醫療機構的分級診療製度。近年來,通過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組建多種形式醫聯體(ti) 、加大精準化對口幫扶等措施,引導優(you) 質醫療資源和技術下沉,不斷鞏固具有青海特色的分級診療製度,加快建立科學合理就醫新格局。
在推進省、市(州)、縣、鄉(xiang) 醫療機構綜合改革進程中,全省組建46個(ge) 縣域緊密型醫共體(ti) 、39個(ge) 專(zhuan) 科聯盟,縣域內(nei) 住院量占比達到70%以上。建設中藏醫綜合服務區(中藏醫館)439個(ge) ,全省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3%的鄉(xiang) 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藏醫藥服務。85%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通遠程會(hui) 診,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的醫療服務。
緩解群眾(zhong) “看病貴”的問題,一直是青海深化醫改的重要目標。我省始終將構建一張覆蓋全省的保障網、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作為(wei) 醫改工作的著力點來抓,目前,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52.74萬(wan) 人,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以基本醫療保險為(wei) 主體(ti) ,大病醫療保險為(wei) 補充,醫療救助為(wei) 托底,醫療互助、應急救助、商業(ye) 健康保險、慈善救助等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製度體(ti) 係初步建立,城鄉(xiang) 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同時,青海還把建立和擴大基本藥物製度,作為(wei) 緩解群眾(zhong) 看病貴的有效途徑,從(cong) 根本上結束以藥補醫的曆史。實行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和省際聯盟采購,通過國家、省際聯盟和省級集中帶量采購,累計共招采363個(ge) 藥品、15種醫用耗材,價(jia) 格平均降幅在六成以上,就醫患者用藥負擔明顯減輕。
基層醫療
增強各族群眾(zhong) 健康福祉
健康,連著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對於(yu)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來說,各族群眾(zhong) 的衛生健康問題,既是影響致富的重要因素,也關(guan) 乎著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省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優(you) 質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優(you) 、分布不均,縣域內(nei) 群眾(zhong) 特別是偏遠地區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高原氣候對人體(ti) 健康的不良影響……保障基層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安全,成為(wei) 我省衛生健康工作的重點。
為(wei) 滿足廣大基層群眾(zhong) 便捷就醫的需求,青海根據地域特點和發展需要,將全省354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遠程會(hui) 診覆蓋範圍。果洛藏族自治州區域整體(ti) 衛生信息化建設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信息化建設典型案例,運用信息化手段破解基層優(you) 質醫療資源短缺突出難題的探索穩步推進。青海省人民醫院、海西州人民醫院等5家機構獲批互聯網醫院,填補了我省無互聯網醫院的空白。
遠程醫療服務推動青海各級醫療機構間醫療、教學、科研、管理資源的聯網互動,帶動青海區域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ti) 提升,不僅(jin) 大幅降低了診療費用,還降低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幾率,實現了患者“少跑路、看上病、看好病”的目標。
同時,以衛生人才“組團式”援青工作為(wei) 契機,充分發揮對口支援省市優(you) 質醫療資源的優(you) 勢,通過幫扶等方式,在診療技術、臨(lin) 床科研、學科建設、精細化管理等方麵,為(wei) 受援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帶來全麵提升,先後帶教培訓我省醫療衛生人才2916人,推廣新技術241項,進一步築牢青海醫療衛生健康服務網。
在持續鞏固“青南支醫”工作成效基礎上,啟動實施“環湖支醫”行動,由省級12家三級公立醫院選派100名支醫隊員,支援環湖地區7家州級公立醫院和13家縣級公立綜合醫院。
通過省內(nei) 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環湖地區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質增效,推進環湖地區州縣二級醫院顯著提升常見病、多發病和危急重症的醫療服務能力,促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降低患者外轉率,深化分級診療製度,讓患者不用再為(wei) 求醫問藥舟車勞頓、千裏奔波,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有效救治。
健康青海
為(wei) 高原百姓鑄造健康之盾
隻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才能切實為(wei) 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近年來,健康青海行動紮實有力推進,全民健身、合理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廣,29萬(wan) 名高血壓、7萬(wan) 名糖尿病患者納入健康管理,規範管理率超過70%,癌症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健康幹預持續開展,全民關(guan) 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會(hui) 氛圍日益形成。
深入開展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工作,全省40餘(yu) 萬(wan) 65歲以上老年人獲得免費體(ti) 檢和健康指導。積極發展托育機構建設,全省備案托育機構增加至65家,實現市州全覆蓋,“一老一小”健康保障更加有力。
完成農(nong) 牧區婦女“兩(liang) 癌”篩查19.32萬(wan) 例,農(nong) 牧區婦女增補葉酸5.6萬(wan) 人,為(wei) 11.7萬(wan) 名嬰幼兒(er) 免費提供營養(yang) 包,母嬰安全五項製度鞏固落實,新生兒(er) 疾病篩查擴展到51個(ge) 病種,婦女兒(er) 童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多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各地區各相關(guan) 部門共同努力下,青海通過實施鼠疫、包蟲病、布病、地方病“十二五”“十三五”行動計劃及地方病防治專(zhuan) 項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實現碘缺乏病、大骨節病、飲水型砷中毒、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和控製目標,取得了連續10年全省未發生人間鼠疫疫情的曆史最好成績。
如今,包蟲病嚴(yan) 重流行態勢得到遏製,全省人群患病率由2012年的0.63%下降至0.17%,省內(nei) 普通包蟲病患者基本能夠實現查病救治“零負擔”。大骨節病、克汀病連續11年、13年沒有新發病例,重點地方病控製率和消除率均達到100%,地方病防治取得曆史性成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依法科學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慎終如始落實、落細、落精疫情防控處置措施,快速處置省內(nei) 疫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處置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步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加強宣傳(chuan) 督導,防控合力不斷形成。
讓青海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是衛生健康事業(ye) 發展的核心目標。十年來,全省衛生健康係統始終不忘“砥礪奮進健康路、改革發展惠民生”的初心,將醫者仁心、護佑健康融入江源大地,不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青海更加出彩的健康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南航包機護送90名援藏醫療隊員返粵
9月6日14時29分,中國南方航空CZ347R包機降落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搭載90名廣東醫療隊隊員、870公斤貨物和1652公斤隨行人員的行李平安抵粵。[詳細] -
吉林省白城市援助定結縣核酸采樣隊:“在這裏感受到‘家’的親情”
9月2日,日喀則市定結縣解除靜默管理,戰“疫”取得了階段性成效。9月3日,在定結縣抗“疫”一線奮戰12天後,吉林省白城市援助定結縣核酸采樣隊接到新任務,撤離定結縣,奔赴下一個戰場…… [詳細] -
守望相助 共克難關
疫情發生以來,兄弟省份千裏馳援,區內各市地也攜手同心、和衷共濟,在美麗的雪域高原上書寫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麵。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