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聯網工程推動三江源頭經濟生態雙豐收
圖為(wei) 玉樹聯網工程開展年度檢修工作。惠文莉 攝
2013年6月6日,作為(wei) 青海玉樹地震災後重建的標誌性工程,玉樹電網與(yu) 青海主網330千伏聯網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玉樹地區長期缺電的問題,徹底結束了玉樹電網孤網運行的曆史,玉樹進入大電網時代。
玉樹330千伏聯網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長803公裏,沿線穿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源頭星星海核心區、長江源頭通天河流域,翻越巴顏喀拉山脈,平均海拔4300米,工程總投資24.69億(yi) 元人民幣,曆經整整一年時間建設完成。這是國家電網公司繼青藏聯網工程之後,又一條造福雪域高原藏族人民的“光明天路”。
圖為(wei) 世界海拔最高的330千伏輸變電工程玉樹聯網工程輸電線路穿越高山草原。惠文莉 攝
電力十足江源小城煥發勃勃生機
在大電網進入之前,玉樹電網是遠離青海主電網的獨立小電網,主要依靠當地小水電和光伏電站供電,各電站獨立運行,電網基礎薄弱,供電可靠性差,夏季豐(feng) 水季節尚不能完全滿足居民正常用電,到了冬季枯水期水電站發電能力下降甚至被迫停運,而老百姓用電需求增加,電能供需嚴(yan) 重不平衡。
2013年6月6日,玉樹330千伏聯網工程順利投運,疏通了玉樹能源瓶頸,將大電網充足穩定的電能源源不斷地送到千家萬(wan) 戶,也為(wei) 玉樹夏季豐(feng) 水期富裕電量電外送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
“以前家裏經常沒電,有電的時候燈泡也不夠明亮,家用電器也不能正常使用。由於(yu) 電壓不穩使得燈泡燒毀是常有的事,家裏的洗衣機也容易壞。”牧民尕江才說,“現在,我們(men) 用電完全不用愁了,電充足的很,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等大功率的電器隨便用,夏天也不用擔心新鮮的肉和蔬菜放壞了。”
工程投運近7年來,玉樹聯網工程發揮著越來越大的民生效益。在清潔、綠色、充足的電力保證下,玉樹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穩步推進,牧民們(men) 從(cong) 傳(chuan) 統放牧轉向溫棚蔬菜種植,很多人開始用電器設備雕刻瑪尼石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生態旅遊作為(wei) 龍頭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玉樹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帶動了民族特色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
圖為(wei) 玉樹聯網工程開展年度檢修工作。鄒建華 攝
綠色電能守護江河之源綠水青山
大電網通入玉樹之前,電能無法充足供應,許多居民靠點蠟燭、酥油燈過日子,商業(ye) 用戶和一些辦公場所均長期備有柴油、汽油發電機,燒水做飯、冬季采暖全靠牛糞和燃煤,影響當地綠色生態環境。
隨著大電網的進入和配電網的不斷延伸,玉樹的牧民群眾(zhong) 不僅(jin) 實現了從(cong) “用上電”到“用電好”的轉變,而且充分利用電能綠色、清潔、環保的優(you) 勢,打好“生態牌”。
在政府及供電公司的生態環保知識宣傳(chuan) 普及和不斷努力下,玉樹人民對於(yu) 家園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民居、賓館、飯館、牧家樂(le) 等場所已實現了電能替代,老百姓取暖、做飯都用上了清潔綠色環保的電能,全州清潔取暖的覆蓋麵正在不斷擴大。
經測算,實施“煤改電”後,大電網接入七年間相當於(yu) 為(wei) 玉樹減少燃煤10萬(wan) 餘(yu) 噸,累計減排二氧化碳26.2萬(wan) 餘(yu) 噸,當地的水、風、光等資源無需進一步開發,有效保護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
悉心運維保障清潔能源穩定輸送
自工程投運以來,玉樹電網平穩運行,供電安全可靠。
圖為(wei) 世界海拔最高的330千伏輸變電工程玉樹聯網工程開展年度檢修工作。鄒建華 攝
“七年來,我們(men) 通過年度檢修、日常巡視消缺、節假日保電等措施全麵加強電網運維管理水平。同時我們(men) 積極探索應用各種新技術,以科學的技術手段開展工程運維工作。”負責工程運維工作的國網青海檢修公司西寧運維分部主任王東(dong) 福說。
玉樹聯網工程附近大型鳥類活動非常頻繁,對工程安全穩定運行產(chan) 生了嚴(yan) 重影響。經過持續的研究與(yu) 探索,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提出以“生命鳥巢”實現三江源頭人民、原生鳥類與(yu) 新生電網和諧共處的社會(hui) 責任根植思路並逐步實施,由以往的“驅鳥防鳥”向“引鳥護鳥”進行轉變,在輸電鐵塔上輻射最小的安全區域為(wei) 鳥類搭建人工鳥窩,引導鳥類在杆塔安全區域棲息築巢。累計安裝人工鳥窩240個(ge) ,化解了“鳥線”矛盾,實現了人、鳥及輸電線路和諧共處。
“光明玉樹”,這座為(wei) 紀念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工程的紀念碑依然矗立在玉樹330千伏變電站內(nei) ,莊嚴(yan) 肅穆,熠熠生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北山生態修複工程複工忙
春意漸濃,時光正好。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西藏拉薩市各項綠化工作穩步推進。4月13日,在拉薩北山生態修複工程現場,隨處可見忙碌的園林工人和穿梭的機械。[詳細] -
生態環境部要求積極推進114項重大生態工程複工複產
記者13日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近期生態環境部梳理出各地正在實施和即將實施的114項重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修複治理工程項目清單。[詳細] -
啟程北上 黑頸鶴先遣小分隊到達繁殖地
最近這段時間,對西藏拉薩市林周縣野保員們來說,一邊要忙自家的農活,一邊還要巡查候鳥情況。“已經有一小部分飛走了,估計再過半個月都會飛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