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能源工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速下降明顯
記者6月23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隨著近年來青海省實施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能源結構低碳化成效顯著,能源工業(ye) 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增速下降明顯。
圖為(wei) 地處柴達木盆地的光伏電站。 孫睿 攝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處工作人員介紹,為(wei) 摸清青海全省溫室氣體(ti) 排放量、結構及趨勢,有效支撐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青海省按照國家發布的《省級溫室氣體(ti) 清單編製指南(試行)》、《IPCC國家溫室氣體(ti) 清單編製指南》、國家溫室氣體(ti) 清單通用報告表格等技術規範和要求,對全省能源活動、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農(nong) 業(ye) 活動、廢棄物處理、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ye) 五大領域持續開展省級溫室氣體(ti) 清單編製工作,逐步建立了省、市(州)兩(liang) 級行政區域的溫室氣體(ti) 排放統計核算體(ti) 係。
清單編製總體(ti) 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8年,青海全省溫室氣體(ti) 排放總量呈先升後降趨勢,由2015年的7333.69萬(wan) 噸二氧化碳當量升高到2016年的7545.44萬(wan) 噸,而後於(yu) 2018年降低至7176.20萬(wan) 噸。全省年均溫室氣體(ti) 排放量約為(wei) 7353.90萬(wan) 噸二氧化碳當量,不足全國溫室氣體(ti) 排放總量的1%。全省溫室氣體(ti) 排放總量的70%來源於(yu) 能源活動產(chan) 生。
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領域中,水泥生產(chan) 過程排放占70%以上;農(nong) 業(ye) 活動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呈穩步增長趨勢;廢棄物處理領域溫室氣體(ti) 排放增速較快,主要來自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chan) 生的排放;全省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ye) 領域均為(wei) 淨碳匯,全省碳匯年均增長率約5%左右。
“從(cong) 各市州排放情況看,西寧市、海西州和海東(dong) 市是青海溫室氣體(ti) 排放量最大的三個(ge) 地區,占全省排放量的比例分別為(wei) 35%、32%和11%。海南州、海北州、黃南州、果洛州、玉樹州5個(ge) 地區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合計僅(jin) 占全省總排放量的22%。”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處工作人員說。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處工作人員表示,總體(ti) 分析,隨著近年來青海省大力實施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清潔能源裝機已達87%以上,能源結構低碳化成效顯著,使能源工業(ye) 溫室氣體(ti) 排放量增速下降明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提升全省有害生物聯防聯控能力建設
6月18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由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主辦,海東市林業和草原局、互助土族自治縣政府承辦的青海省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控現場觀摩會17日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召開。[詳細] -
監測顯示:柴達木盆地可魯克湖-托素湖濕地鳥類數量不斷增加
記者19日從青海省可魯克湖-托素湖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獲悉,通過3次鳥類多樣性調查顯示,柴達木盆地可魯克湖-托素湖濕地鳥類數量不斷增加。[詳細] -
柴達木盆地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記者24日從青海省海西州生態環境局獲悉,監測顯示,2019年,柴達木盆地水環境質量總體平穩,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