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隻黑頸鶴現身嘉塘草原
秋末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嘉塘草原早已是一派冬天的景色。天氣晴好,天藍草黃,牛群如黑漆一般在山間流動,藍色的紮曲河還未結冰,成群的黑頸鶴在這裏歡唱、舞蹈。
“秋末以來,這裏的黑頸鶴明顯多起來了,由五六天前的二三百隻增加到了前些天的七八百隻。這幾天,大概有上千隻黑頸鶴在河北岸。趴在地上仔細觀察,它們(men) 在草地上有的引頸高歌,有的在跳舞,很有意思。”才培介紹說:“不僅(jin) 有黑脖子的鶴,也有白脖子的,頭頂也有一個(ge) 紅紅的蛋蛋。”珍秦鎮的才培是嘉塘草原上人人皆知的生態管護員,近幾年來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環保部門對他連續多年在嘉塘草原上撿拾垃圾保護環境給予了嘉獎,成為(wei) 人們(men) 心中的環保先鋒。
最近,才培買(mai) 了一輛“五菱宏光”麵包車,專(zhuan) 門用於(yu) 運送垃圾。他說,哪裏有垃圾,他的這輛車就能開到哪裏。同時,他也買(mai) 了一台佳能相機,專(zhuan) 門用於(yu) 拍攝動物。打開相機,裏麵有不少飛禽走獸(shou) 的照片。他說這幾年他喜歡上攝影了,有的照片被多個(ge) 微信平台和媒體(ti) 采用。
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近年來,嘉塘草原紮曲河以北的黑頸鶴棲息地,每年都有成群的黑頸鶴來此過冬。稱多縣高度重視嘉塘草原黑頸鶴保護工作,自2014年起,對嘉塘草原黑頸鶴聚集區域開展專(zhuan) 項調查與(yu) 保護工作。
珍秦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青然拉吉說:“保護動物是當地農(nong) 牧民的共識。黑頸鶴來這裏受到牧人的歡迎,牧人的牛、羊、馬和黑頸鶴在這裏構成一幅和諧生動的畫麵。為(wei) 了保護這裏的環境,各村積極開展荒漠化治理,人工種草10.67公頃。同時,針對用鐵鍬采挖蕨麻等行為(wei) ,每個(ge) 村都在濕地紮帳篷值班,實行24小時巡邏。”
今年39歲的珍秦鎮牧民日代,當生態管護員已有4年。他說這裏野生動物種群多,有荒漠貓、猞猁、狐狸、藏狐、獾、兔猻、野驢、石羊、白唇鹿……據他觀察,2018年這裏的黑頸鶴大概有500多隻,去年有700多隻,今年臨(lin) 近立冬數量增加到1000多隻。
嘉塘草原每年有大批的黑頸鶴來此,令人欣喜。人們(men) 愛鳥、觀鳥的心理無可厚非,但是無序前來觀鳥,勢必影響黑頸鶴的安寧。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當之無愧的青海省“省鳥”,嘉塘草原是黑頸鶴理想的棲息之地。希望將此濕地作為(wei) 生態保護的重點項目加以重視,永續存在。”稱多縣森林公安局幹警黨(dang) 黎明和紮西才仁說:“隨著人們(men) 對嘉塘濕地關(guan) 注度的日益提升,來這裏看鳥的人很多。希望大家文明前行,不打擾珍禽異獸(shou) 的生活習(xi) 性和規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門堂草原的生態衛士
澤白高興地說,黑土灘治理既保護了草場,又惠及了牧民,今後要發揮管護員作用,加強巡查管護,盡心盡力保護好這片草原。[詳細] -
青海:讓無人機助力生態管護
10月20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聯合青海省林業和草原項目服務中心主辦的“UNDP-GEF加強青海湖——祁連山景觀區保護地體係項目·海西州生態管護員能力建設培訓班”在德令哈市開班。[詳細] -
青海首個濕地保護項目通過評審
近日,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了2020年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湟水流域國家濕地公園適生植物選育及示範推廣項目實施方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