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13平方米!西寧人均一座小花園

發布時間:2020-12-16 09:31: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北川河公園。攝影:黎曉剛

  “小公園就在家門口,聊著天三兩(liang) 分鍾就走到了,我們(men) 每天吃完飯都會(hui) 過來遛彎。”“西寧街頭見縫插綠,一處處口袋公園讓市民拐角遇到美。”你聽!在街角公園裏,市民們(men) 的誇讚聲不絕於(yu) 耳……

  西寧,市級公園增加至如今的35個(ge) ,小遊園、街頭綠地遍地開花。

  西寧,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13平方米,繼“一張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西寧人均公園綠地麵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座小花園”。

  城市變成一座大花園

  今年7月18日,西寧園博園一期開園迎客,開園當日,3萬(wan) 人紛紛前往“打卡”。曾經的工業(ye) 用地,成了如今的城市後花園。

  被市民稱為(wei) “中央公園”的西堡生態森林公園,也在快馬加鞭建設。

  西寧南北山,成為(wei) 環繞西寧的森林公園!

  ……

  回望近5年,西寧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jue) 心和力度堪稱“空前”,一座花園城市初現雛形。

  “十三五”以來,我市因地製宜,著力在均衡公園布局上下功夫。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實施重點生態示範、綠化美化彩化、增綠提質添彩等係列工程。老舊公園舊貌換新顏,近百處街頭綠地、口袋公園綻放街頭,讓濃濃的幸福感漫溢在市民心間……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個(ge) 個(ge) 極具“含金量”的殊榮被西寧捧回,令西寧人為(wei) 之驕傲。

  打造高原特色公園城市

  出門見綠,公園就在家門口!這是西寧市民最深切的綠色感受。

  記者從(cong) 市林草局獲悉,2015年我市被命名為(wei) 國家森林城市,成為(wei) 西北地區首個(ge) 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殊榮的省會(hui) 城市,但西寧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止。去年“幸福西寧·花園城市”綠化美化彩化行動大力開展,西寧綠化從(cong) 增綠向美化彩化轉變。目前,作為(wei) 省會(hui) 城市,西寧積極融入青海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示範省建設,大力推進“公園城市+自然保護地”建設新模式,加快打造高原特色公園城市。在公園建設上,我市合理規劃調整城區園林綠地布局,進一步深挖建城區可發展綠色空間,西寧正發生著“有公園的城市”到“公園中的城市”的巨大轉變。

  公園建設惠及市民

  “小中見大!”這是西寧街頭綠地的真實寫(xie) 照。在七一中路、後營街、新民街等老城區,普遍存在人員密集但綠化基礎相對薄弱的問題,為(wei) 此我市通過增加苗木品種、豐(feng) 富配置模式、完善園林綠地公共服務設施等方式,充分利用夾角小綠地,讓城市的“口袋公園”隨處可見。

  北山美麗(li) 園是“十三五”期間我市建成開放的一個(ge) 生態公園,自開放以來,一處供市民休閑娛樂(le) 的“網紅打卡地”頻繁霸屏朋友圈。走進這裏,生態之美隨處可見,四季賞景別具韻味,除此之外,更人性化的基礎設施、更全麵的便民服務係統也成為(wei) 市民點讚的內(nei) 容。“不管是周末還是平日的休閑時間,我們(men) 一家人都喜歡來北山美麗(li) 園逛一逛,孩子在綠道上騎車,我和家人就在公園裏散步,談談心、說說工作,這樣的生活很愜意。”市民曹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為(wei) 推進花園城市建設,重塑城市形態,“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用城區黃金地塊建設休閑公園,打破了城市以商業(ye) 區作為(wei) 市民活動中心的常規,長青園就是我市為(wei) 市民打造的城區中心休閑綠地之一。“原本以為(wei) 這裏會(hui) 蓋高樓或者商業(ye) 區,沒想到市委市政府為(wei) 我們(men) 老百姓建了休閑公園,真是太意外了!”市民張女士這樣感慨。

  如今,“到公園去”已成為(wei) 西寧市民最喜愛的生活方式。公園改變了西寧的城市氣質,讓這座城市更幸福,更有溫度;公園,也改變了市民的生態理念,讓市民更愛綠,更護綠;公園,更讓西寧這座高原明珠光芒四射。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讓“國家公園”名片更加靚麗

    今天的青海,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製試點穩步推進並步入收官建園關鍵節點。[詳細]
  • 西寧海東海北攜手保護母親河

    湟水河是青海人民的“母親河”,西寧市與海東市、海北州以湟水為紐帶互相交融,是湟水河管理保護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為進一步強化湟水流域管理與保護。[詳細]
  • 青海海東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海東市把湟水河流域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積極構建“人水合一,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城市。[詳細]
  • 青海海東市完成國土綠化麵積92萬畝

    今年,海東市林業和草原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植樹造林綠化國土的具體實踐,深入推進“綠屏障、綠河穀、綠城區”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