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如文火熬粥
生態保護是一項係統工程,與(yu) 科學治理、百姓觀念、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等都有千絲(si) 萬(wan) 縷的關(guan) 係,很難很快見效,需要文火熬粥“慢功夫”。
生態保護需要注意細節。為(wei) 保護湟魚,青海湖裸鯉原種場開展親(qin) 本保存、種質檢測、營養(yang) 病害、水化生物、淡水全人工增養(yang) 殖放流、青藏高原土著魚類馴化繁育等一係列工作,可謂事無巨細。為(wei) 更好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剛察縣“見縫插針”建設公廁、發布限塑令,開展一個(ge) 個(ge) 惠民項目和民生工程,痛處入手、細處著手、因地施策,讓生態保護觀念深入人心。
生態保護還需經曆陣痛。4年前,為(wei) 保護青海湖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青海湖沙島、鳥島兩(liang) 大景區閉門謝客,並停止一切旅遊經營活動,今年,仙女灣景區也被關(guan) 閉。此舉(ju) 給環湖縣城鄉(xiang) 鎮從(cong) 事旅遊業(ye) 的百姓帶來了巨大損失,但陣痛過後,青海湖的保護成效和環湖鄉(xiang) 鎮人員就業(ye) 形勢都在逐漸好轉。
生態保護需要恒心恒力。從(cong) 青海湖保護湟魚的實踐看,牧民的生產(chan) 生活模式在發生變化,自然放牧轉向半舍飼和舍飼養(yang) 殖,更多牧民進入城市、鄉(xiang) 鎮就業(ye) ,城鎮變得越來越幹淨整潔,便民基礎設施在不斷完善,沿湖地區從(cong) 單純為(wei) 遊客提供自然景色轉向供應生態產(chan) 品。這條湟魚拯救之路,也是老百姓的觀念洗禮之旅,當地老百姓成為(wei) 最得力的生態衛士。
生態投入見效慢,屬於(yu) 慢工出細活的體(ti) 係工程,但隻要掌握火候,有耐心有毅力地去“熬”,其長期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終將顯現,百姓也將享受這鍋好“粥”帶來的福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光學天文發展新機遇:青海冷湖發現國際一流光學天文台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團隊選址於青海冷湖賽什騰山區海拔4200米標高點(賽什騰C區)的光學觀測條件,在視寧度、紅外觀測及晴夜數量、晴夜背景亮度、氣象等方麵綜合衡量。[詳細] -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美麗中國建設情況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深入介紹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的有關情況。 [詳細] -
建設生態文明高地 繪就美麗幸福畫卷
8月的西藏,徐風和暢,草綠樹翠,一片生機勃勃,處處是山水畫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