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清宮獸譜”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幕 以自然科學視角看“神獸”

發布時間:2022-01-18 09: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清宮獸(shou) 譜”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開幕以自然科學視角看“神獸(shou) ”
展覽現場 鄭瑩瑩 攝

  由上海科技館和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的“清宮獸(shou) 譜”展13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開幕。

  展覽通過標本與(yu) 繪畫對比、中國哺乳動物科學繪畫發展兩(liang) 條線索,將清宮《獸(shou) 譜》中最具代表性的31幅神獸(shou) 和現實獸(shou) 高清繪畫作品,與(yu) 最接近清代標本製作工藝的標本實物進行展示,還將中國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類百科全書(shu) 式的動物圖譜中的同種動物繪圖進行對比,借助3D建模的神獸(shou) 多媒體(ti) 及互動展品等手段,從(cong) 現代哺乳動物學視角重新詮釋清宮《獸(shou) 譜》。

展覽現場 孫樂(le) 琦 攝
展覽現場 孫樂(le) 琦 攝

  清宮《獸(shou) 譜》全本共計繪畫動物180幅,為(wei) 我們(men) 探索那個(ge) 時代的人們(men) 對獸(shou) 類的了解和哺乳動物學的發展狀況、以及當時的世界哺乳動物的交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但是,由於(yu) 時代局限,當時科學研究動物還沒有係統開展,因此,清宮《獸(shou) 譜》中的一些動物繪畫缺乏科學依據,與(yu) 真實的獸(shou) 類在生物學的形態特征上有所不同。

展覽現場 孫樂(le) 琦 攝
展覽現場 孫樂(le) 琦 攝

  本展覽的亮點是將標本與(yu) 文物古畫結合,以具體(ti) 的形象、直觀的對比,重新審視、科學解讀清宮《獸(shou) 譜》,實現科學與(yu) 藝術跨界融合;將中國古代獸(shou) 類繪畫、《獸(shou) 譜》生物繪畫及現代原色圖鑒獸(shou) 類繪畫進行比較,直觀表現中國獸(shou) 類科學繪畫的發展脈絡。

  展覽分為(wei) “開啟想象與(yu) 好奇之門、現實之獸(shou) 、與(yu) 神獸(shou) 共舞”三大展示板塊。比如,第一板塊“開啟想象與(yu) 好奇之門”是在107幅傳(chuan) 說之獸(shou) 中挑選最具有群眾(zhong) 基礎的神獸(shou) ,對麒麟、白澤、九尾狐等7幅代表性的神獸(shou) 進行解讀。

展覽現場 鄭瑩瑩 攝
展覽現場 鄭瑩瑩 攝

  展覽通過仿“故宮”建築宮牆情景打造“清宮”氛圍,以紅、黃、棕、褐為(wei) 基本色調,尤以紅、黃為(wei) 裝飾主基調,與(yu) 《獸(shou) 譜》原作保持色調的統一。同時展覽采用了整體(ti) 較暗、局部照明的燈光布展,重點突出畫作與(yu) 標本展品。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