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守護神”:做好人、林、獸的“橋”

發布時間:2022-02-11 08:4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雪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馬銘言 攝

  新春佳節,萬(wan) 家燈火慶團圓之時,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公安局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除夕當天,匆匆在派出所門口貼好了春聯後,他們(men) 就照常開始了一天的巡護工作。

  1月底的一場降雪,讓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林區蓋上了一層雪白的絨衣。雪後的群山被白雪覆蓋,雲(yun) 霧繚繞,雲(yun) 杉、白雪和藍天相映成趣,美不勝收。但對於(yu) 森林公安來說,美麗(li) 雪景背後卻“暗流湧動”。每年冬季,是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wei) 和人獸(shou) 衝(chong) 突的“高發季”。


圖為(wei) 雪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馬銘言 攝

  青海仙米林區地處祁連山國家公園門源片區,占門源片區總麵積的83.88%,是中國國家天然林項目重點保護區,也是青海最大的天然林區。林區內(nei) 野生動植物資源和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有雪豹、馬麝、馬鹿、棕熊、獵隼、黑頸鶴等193種野生動物,覆蓋100餘(yu) 科1000餘(yu) 種各類植物,有金、銅、鐵、煤、石灰石等近十種礦產(chan) 資源,具有非常突出的生態價(jia) 值和戰略地位。

  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共有5名民警,他們(men) 承擔著門源縣一鎮兩(liang) 鄉(xiang) 19個(ge) 行政村的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林區社會(hui) 治安秩序穩定工作,轄區總麵積20萬(wan) 公頃,人均管護麵積達333.37平方公裏。

  “在這裏,人們(men) 出門就是國家公園,上山就會(hui) 碰到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從(cong) 山上下來就是村落,這個(ge) 閉環中必然會(hui) 存在很多矛盾,我們(men) 的職責就是做好這個(ge) 閉環的一座橋梁,守護好森林裏的一切資源。”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副所長所長馬有軍(jun) 說。

  馬有軍(jun) 在這個(ge) 大山深處的派出所工作了十餘(yu) 年,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留給了這片林區,和林區內(nei) 的野生動物。“巡山巡護是我們(men) 日常工作的一個(ge) 重點,每個(ge) 季度都會(hui) 安排一次為(wei) 期一周左右的綜合巡護執法行動,查看林區內(nei) 的風倒木和死亡的野生動物,一旦發現就要及時處理,避免疫病疫源在林區內(nei) 擴散,同時也防止有人盜取這些資源。”馬有軍(jun) 告訴記者,在巡護時遇到受傷(shang) 的野生動物,也需要及時救助。2021年3月,“千裏獨行俠(xia) ”雪豹“淩蟄”經由該派出所進行救助,為(wei) 中國首例雪豹救助放歸與(yu) 科研監測相結合的案例。


圖為(wei) 雪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馬銘言 攝

  “冬季是野生動物的交配期,雄性動物為(wei) 爭(zheng) 奪交配權會(hui) 打鬥,前段時間我們(men) 在巡護時發現兩(liang) 隻打鬥的馬鹿,一隻被打到了網圍欄上被鐵絲(si) 絞死了,還有一隻也被困在網圍欄上,我們(men) 幫它解開了鐵絲(si) ,它好像知道我們(men) 在救它,一動不動的,很乖。”民警馬生貴說,“獲救後,這隻馬鹿跑到了離我們(men) 大概30米的地方,看著我們(men) 把它同伴的屍體(ti) 抬走後才離開。”

  今年30歲的馬生貴對於(yu) 森林公安這份職業(ye) 充滿熱愛和敬畏,“如果不是熱愛,你會(hui) 覺得這份工作很枯燥,睜眼是樹,閉眼是樹。但時間長了,我們(men) 都發現我們(men) 和這片林區融在一起了,對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是用心去守護。”

  冬季降雪後,一些在高寒地區的野生動物為(wei) 覓食會(hui) 闖入人類生活區,傷(shang) 害牧民家畜或與(yu) 家畜爭(zheng) 食草場。每年這個(ge) 時候,民警們(men) 需要加大巡邏力度,發現有野生動物靠近人類生活區時,就要及時進行驅趕。“及時驅趕走野生動物,是對它們(men) 的保護,也是對牧民的保護。前段時間我接到兩(liang) 名遊客的報警電話,稱一隻棕熊在公路上擋住了去路,我們(men) 開著車鳴著警笛趕去,驅趕走了棕熊,這樣的情況我們(men) 每年都要處理不少。”民警馬俊說。


圖為(wei) 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與(yu) 管護員們(men) 一同巡護。 李江寧 攝

  每天忙於(yu) 森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林區社會(hui) 治安秩序穩定工作,仙米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都練就了一雙“鐵腳”。“我們(men) 去過一個(ge) 盜伐林木的現場,早上7點出發,走到現場是中午1點,看完現場後再徒步回來,整整走了14個(ge) 小時,腳都沒有知覺了。”馬有軍(jun) 說。

  “對林區的守護,我們(men) 主要做的是管護和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有了森林公安這樣的執法部門,我們(men) 聯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管護好林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門源縣仙米林場祁漢開、橋灘公益林管護站負責人韓海鵬說。

  穿過一片又一片樹林,走過一叢(cong) 又一叢(cong) 草地,他們(men) 每天在責任區巡護,隨時製止一切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wei) 。在他們(men) 的精心管護下,祁連山國家公園保護區野生動物種類、數量不斷增多,林木蓄積量、林地麵積不斷增加,天然林資源保護生態修複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民眾(zhong) 保護生態的意識也進一步加強,林區盜伐、盜獵現象滅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