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凝智聚力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汙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複,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guan) 係,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站在新起點,如何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成為(wei) 青海省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青全國政協委員熱烈討論的話題。
孔慶菊代表認為(wei) ,一直以來,青海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時刻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重大要求,舉(ju) 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全力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傾(qing) 力打造三江源及祁連山國家公園靚麗(li) 名片,並啟動了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的重要實踐。青海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是中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是名副其實的“高原明珠”“青海的眼睛”。今年,我將建議國家和相關(guan) 部委對青海湖國家公園的建設給予重點支持,把青海湖國家公園設立成為(wei) 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的樣板、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的典範、科學研究的高地、國家公園生態體(ti) 驗與(yu) 環境教育示範基地、人地關(guan) 係和諧相處的美麗(li) 家園,成為(wei)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具體(ti) 實踐,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wei) 青海的優(you) 勢和驕傲,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張周平委員說,青海由於(yu) 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豐(feng) 富的礦產(chan) 資源,在我國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黨(dang) 中央十分關(guan) 心青海的發展和穩定,青海省委省政府不負重托,研究製定了一係列政策措施,切實擔負起“最大責任”,加快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紮紮實實地保護生態環境,深入實施“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使青海的生態保護取得了顯著成就,確保了“一江清水向東(dong) 流”,為(wei) 建設美麗(li) 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維係亞(ya) 洲水生態安全和全球氣候生態作出了巨大貢獻。下一步,建議從(cong) 頂層設計上改革國家分水方案,增加青海源區的用水指標,擴大沿黃流域、湟水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國土綠化等重大項目治理覆蓋麵,根據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將青海設立為(wei) 國家水資源生態補償(chang) 試點省,實現生態保護者與(yu) 生態受益者良性互動,體(ti) 現生態保護的公平性。
李青委員說,我們(men) 始終牢記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省之大要”,更是“國之大者”,堅決(jue) 扛起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重大使命,省上已專(zhuan) 門製定行動方案,明確提出率先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這是政治責任,更是民生擔當,各項任務正在紮實推進。接下來我們(men) 將重點圍繞高水平建設國家公園,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任務落實,堅決(jue) 扛起源頭責任、展現幹流擔當;全麵完成木裏礦區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健全完善生態保護長效機製;全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結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為(wei) 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率先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新高地、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水汙染防治走在全國前列……“十四五”開局之年,青海生態文明建設高開高走,向全省乃至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提氣成績單。[詳細] -
今年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汙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複,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詳細] -
張周平委員建議:加大對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支持力度
鹽湖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是推動全國鉀肥、新材料、新能源多個重要產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支撐。對此,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住青全國政協委員張周平建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