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建設綠色礦山 不負綠水青山

發布時間:2022-04-20 10:09:00來源: 拉薩日報

  四月,春暖花開,萬(wan) 物生長,沿著西藏巨龍銅業(ye) 礦區公路行駛,處處是搶抓時機進行植樹綠化的火熱場景。還未完全深入礦區,就已感受到綠色礦山建設成效,甚至一些坡度大於(yu) 75度的公路陡坡上,也已披上了一層薄薄的綠意。

  植樹現場,我們(men) 遇到了次仁雲(yun) 丹。次仁雲(yun) 丹是甲瑪鄉(xiang) 本地人,8年前入職西藏巨龍銅業(ye) 。每年春天,他都會(hui) 和同事一起參與(yu) 植樹造林活動。“一年一年看得到變化,每到夏季,整個(ge) 礦區就是一片綠色。”次仁雲(yun) 丹感慨道。

  近年來,墨竹工卡縣認真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堅持礦業(ye) 開發與(yu) 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在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嚴(yan) 格落實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堅持“開發一片、穩定一片、治理一片、成效一片”的原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恢複礦區生態。

  西藏巨龍銅業(ye) 綠色礦山建設取得的成效就是生動縮影。該礦區海拔達4000米以上,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決(jue) 定其生態修複難度極大。2015年起,西藏巨龍銅業(ye) 開始進行生態修複,目前已經基本形成礦區海拔5000米以下區域“連片成麵”、5000米以上區域“串珠成鏈”的綠化格局。

  麵對基礎建設期礦區裸露場景,西藏巨龍銅業(ye) 轉變思路,采取在礦區公路沿線緩坡路段采取客土、撒播草籽的方式進行生態修複,優(you) 先選用披堿草、老芒麥等高寒植被,篩選出了一批適應巨龍礦區的植物種類及配置模式,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高原生態修複經驗。

  據公司副總經理李健昌介紹,2015年起,西藏巨龍銅業(ye) 就開始持續開展綠化修複工作。“截至目前,已投資2.57億(yi) 元完成了396公頃的生態修複工作。同時我們(men) 製定了三年的生態修複規劃,從(cong) 2022年到2024年我們(men) 將投資4億(yi) 元,完成400公頃的生態修複任務。”李健昌說。

  綠色礦山,不是簡單地搞綠化,而是在礦產(chan) 資源開發全過程中做到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礦地和諧等全部要求,既要嚴(yan) 格實施科學有序開采,又要將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製在可控範圍內(nei) ,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

  西藏巨龍銅業(ye) 生態與(yu) 環境處負責人蘭(lan) 水榮用一個(ge) 例子說明該公司是如何將節能降耗、科技創新融入到綠色礦山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在礦石的運輸過程中,我們(men) 是通過9公裏的長皮帶運輸。在皮帶下行的過程中,還可以起到發電的作用。”蘭(lan) 水榮說。

  綠色礦山的建設不僅(jin) 體(ti) 現在礦容礦貌的改變,還體(ti) 現在和周邊鄉(xiang) 村的共生共美。2009年底,甲瑪鄉(xiang) 政府聯合現在華泰龍礦業(ye) 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了甲瑪工貿有限公司,村民們(men) 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應聘到公司當駕駛員,或是以車輛入股投勞的方式加入到車隊。從(cong) 最開始公司成立之初的67輛小型運輸車到如今的360餘(yu) 輛大型運輸車,越來越多的村民荷包鼓了,選擇留在鄉(xiang) 裏跑運輸。“現在主要工作就是運輸礦石,一年的工資有20多萬(wan) ,家庭條件也變好了。我會(hui) 繼續幹運輸工作,也有信心以後會(hui) 越來越好,更上一層樓。”赤康村村民洛桑旦增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未來,墨竹工卡縣縣域內(nei) 礦山將按照生態修複五年規劃,持續做好礦山環境保護與(yu) 生態恢複治理工作,全力推進綠色礦山、花園式礦山建設,努力打造高原礦山和生態修複典範,探索一條礦山生產(chan) 建設與(yu) 生態環保相互兼顧、有機融合、相互促進的綠色礦業(ye) 發展之路。

  據拉薩市生態環境局墨竹工卡縣分局局長普布次仁介紹,近年來,墨竹工卡縣不斷加強對縣域內(nei) 礦山企業(ye) 認真履行企業(ye) 生態修複主體(ti) 責任的督促,高標準完成各項生態修複任務,恢複治理麵積達到505.2公頃,高標準完成各項整改任務。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