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成果數字化工程正式啟動

發布時間:2022-04-21 14: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20日從(cong) 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辦公室獲悉,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成果數字化工程目前正式啟動。

  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於(yu) 2014年7月獲批設立,2016年12月,中國文化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同意實施〈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總體(ti) 規劃〉的複函》,標誌著中國唯一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開始正式實施建設。

  據介紹,4月8日至18日,為(wei) 進一步強化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根據實驗區總體(ti) 規劃要求和按照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推進會(hui) 安排部署,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辦公室啟動了“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影像、文本數字化提升工程”。

  “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影像、文本數字化提升工程”是總結實驗區建設階段性成效,研究填補實驗區保護工作薄弱環節的具體(ti) 表現。也是針對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內(nei) 的格薩爾文化形態、非遺傳(chuan) 承、產(chan) 業(ye) 發展等五大領域開展的搶救性數據保存工程。


圖為(wei) 調研組深入久治縣開展調研。 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辦公室 供圖

  期間,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辦公室邀請了青海省文聯黨(dang) 組成員、兼職副主席、省作家協會(hui) 主席、國家一級作家梅卓,並成立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階段性建設成果—影像、文本數字化提升工程調研小組,先後深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加寺等30餘(yu) 家國家級、省州級非遺傳(chuan) 習(xi) 基地和民俗文化保護點,開展實地考察及踩點工作,詳細詢問、全麵梳理,綜合搜集文字、影像等數字資料,攝製具有代表性、傳(chuan) 承性的部分成果展示片,討論和研究了保護、傳(chuan) 承、發展等工作,為(wei) 推進實驗區總體(ti) 規劃建設工作奠定了數字基礎。

  《格薩爾》史詩逾100多萬(wan) 詩行、2000多萬(wan) 字,超過世界五大史詩字數之和,且內(nei) 容仍處增長之中。2006年,中國官方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9年“格薩(斯)爾史詩傳(chuan) 統”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格薩爾文化的主要發祥地,被譽為(wei) 是“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xiang) ”,是中國格薩爾文化資源最富集、表現形式最有特色、文化特征保持最完整、說唱傳(chuan) 承人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地區之一。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