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兩隻科研雪豹獲得新名字
圖為(wei) 佩戴衛星追蹤項圈的雪豹被放歸。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22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經過一個(ge) 多月的網絡征名,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兩(liang) 隻科研雪豹有了新名字,分別為(wei) “祁跡”、“祁妙”。
此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與(yu) 北京大學王大軍(jun) 博士團隊組成工作組赴祁連山國家公園天峻縣蘇裏鄉(xiang) 開展雪豹衛星追蹤工作。於(yu) 2021年12月6日、2022年1月9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蘇裏鄉(xiang) 境內(nei) 成功捕捉2隻雌性雪豹並完成階段性衛星追蹤工作。經檢查後,它們(men) 被佩戴上衛星定位項圈,原地放歸野外。
隨後,從(cong) 3月初,祁連山國家公園兩(liang) 隻科研雪豹征名活動正式發起,至4月14日結束,經過專(zhuan) 家篩選、網友投票,“祁跡”和“祁妙”從(cong) 200多個(ge) 名字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兩(liang) 隻雪豹的新名字。“祁跡”意為(wei) 祁連山的奇跡;“祁妙”意為(wei) 祁連山的奇妙,同時妙又音同喵,就像一隻大貓的名字,兩(liang) 隻雪豹正是祁連山國家公園的奇跡和奇妙。
圖為(wei) 佩戴衛星追蹤項圈的雪豹被放歸。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供圖
作為(wei) 高寒山地生態係統的頂級捕食者和旗艦物種,雪豹對維持生態係統的穩定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men) 主要分布於(yu) 海拔2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裸岩,行蹤隱秘,種群密度較低。
截至目前,2隻雪豹共回傳(chuan) 定位數據1660個(ge) ,活動麵積分別為(wei) 13.8平方公裏和42平方公裏,其中一隻在放歸後通過定位在野外找到該個(ge) 體(ti) ,顯示其正在哺育2隻幼崽且活動正常,在其活動範圍內(nei) 發現了被捕食的岩羊殘留屍體(ti) ,表明其佩戴項圈後捕食正常。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次項目也提升了現階段中國對雪豹研究仍以紅外線相機調查為(wei) 主的局麵,推動中國雪豹保護研究進入精準監測、精準研究、精準保護的新階段,為(wei) 青海在全國野生動植物監測保護方麵提供了示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果洛:黃河文化與格薩爾文化相互融合打造黃河文化長廊
“我們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找準與果洛文化的切合點,把黃河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與全國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結合起來,相互融合,打造黃河文化長廊。”[詳細] -
中國3000多萬網友用手機為黃河種下“幸福林”
為保護黃河沿岸生態,4月22日,中國3122萬名網友通過“手機種樹”種出的71337棵樟子鬆,正式栽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黃河岸邊。這片樟子鬆林被命名為“保護黃河幸福林”。 [詳細] -
青海果洛境內黃河、長江流域水質達標率100%
記者23日從青海省果洛州委宣傳部獲悉,2021年,果洛境內黃河、長江流域地表水Ⅱ類水質達標率10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