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餘隻水鳥翔集青海湖棲息繁殖
記者從(cong)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於(yu) 5月20日至24日開展的青海湖夏候鳥繁育期專(zhuan) 項調查,共監測到水鳥42種4.4萬(wan) 餘(yu) 隻,較2021年同期水鳥數量增加8000餘(yu) 隻,增幅達22.6%。
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作為(wei)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青海湖維係著青藏高原生態安全,是南北半球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
5月23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青海湖畔的黑頸鶴展翅飛翔。(受訪者供圖)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介紹,此次調查開啟了青海湖湖中島嶼水鳥繁殖地的年度首次水上監測。工作人員在鳥島、海心山等24個(ge) 主要鳥類棲息地,共監測到42種、4.4萬(wan) 餘(yu) 隻水鳥,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88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 16隻、大天鵝6隻、翻石鷸3隻。
據了解,青海湖夏候鳥主要以斑頭雁、棕頭鷗、漁鷗、普通鸕鶿、鳳頭 五大繁殖夏候鳥為(wei) 主,其餘(yu) 雁鴨類、鴴鷸類水鳥為(wei) 輔。此次監測到五大繁殖夏候鳥共36200餘(yu) 隻,較2021年同期數量增加18.3%,其中斑頭雁、漁鷗、普通鸕鶿幼鳥已孵化出殼,鳳頭 已開始營巢,棕頭鷗進入交配期。
5月23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濕地,青海湖畔的灰雁。(受訪者供圖)
何玉邦說,隨著青海湖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近年來,水鳥棲息地呈現出分布廣、幹擾強度降低等趨勢。“夏候鳥每年3月至10月來到青海湖繁殖棲息,近年來,夏候鳥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我們(men) 也會(hui) 持續做好監測與(yu) 保護,讓青海湖成為(wei) 真正的‘鳥類天堂’。” 何玉邦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碧水保衛戰取得顯著成績 全市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標率100%
每到夏天,綠色便塗滿拉薩周邊山頭。站在南山公園山頂,綠水養眼、青山綿延,在陽光照耀下拉薩河水光瀲灩。這一幕正是拉薩市多年來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真實寫照。 [詳細] -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發揮應急廣播作用 拓寬宣傳渠道
每天下午18時,墨竹工卡縣莫衝村黨群服務中心樓頂的大喇叭裏準時播放歌曲《北京歡迎你》,隨後,播放每日金句、“四史”知識、環保知識、墨竹工卡新聞等。[詳細] -
拉薩市開展防災減災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當天,模擬演練為某油庫儲油罐發生火災,現場火勢迅速蔓延,煙霧彌漫,嚴重威脅鄰近罐體。災害發生後,油庫專職隊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第一時間響應出動,並向119指揮中心報警,請求增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