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賦能西藏鄉村振興
文化振興(xing)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思想保障,必須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充分發揮西藏各縣融媒體(ti) 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引導和服務職能,提升農(nong) 牧民群體(ti) 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中的主人翁意識,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和生態文明水平,把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有效的經濟效益,並以文化振興(xing) 促進民族地區的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為(wei) 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凝聚精神力量。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鄉(xiang) 村是一個(ge) 包括自然、社會(hui) 、經濟、文化等方麵的複合有機整體(ti) ,兼具生產(chan) 、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承載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鄉(xiang) 村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鄉(xiang) 村衰則國家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xiang) 村最為(wei) 突出,我國仍處於(yu) 並將長期處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xiang) 村。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nong) 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nong) 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nong) 村。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解決(jue) 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
文化建設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凝聚精神力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是一個(ge) 立足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共同富裕的國家戰略,需要充分發揮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使全社會(hui) 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步調一致的共同行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主力軍(jun) 和重要的利益相關(guan) 者是農(nong) 牧民,因此,必須發揮縣級融媒體(ti) 中心的主渠道作用,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貫穿日常宣傳(chuan) ,多形態、多角度、全方位宣傳(ch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必須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誌願服務功能,組成宣講團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接地氣的事例宣傳(ch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增強信心、凝聚共識,讓農(nong) 牧民了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內(nei) 涵、措施和前景,以提升農(nong) 牧民群體(ti) 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中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和調動他們(men) 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wei)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凝聚精神力量。
新發展理念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產(chan) 業(ye) 發展動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是解決(jue) 農(nong) 牧區發展問題的重要條件,也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基礎和支撐。具有鮮明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鄉(xiang) 村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產(chan) 業(ye) 資源,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文化生產(chan) 力重要要素。要創新發展縣域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業(ye) 態,需要充分發揮“文化+”和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農(nong) 牧區人文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作用,發揮自然生態優(you) 勢,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打造“一村一文化特色”鄉(xiang) 村文化品牌,加快發展鄉(xiang) 村旅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旅遊體(ti) 驗基地,打造現代鄉(xiang) 村旅遊服務市場,推廣手工藝品私人訂製、非遺傳(chuan) 承人帶貨、電商銷售、自媒體(ti) 帶貨等新型銷售模式,提高旅遊環境、旅遊載體(ti) 、旅遊設施的文化承載力和文化含量,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資源有效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開發鄉(xiang) 村旅遊文化產(chan) 品,讓遊客在遊玩過程中感受文化、汲取文化,擴大文化消費,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提升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市場價(jia) 值。
精神富有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發展環境保障。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共同富裕既包括鄉(xiang) 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又包括鄉(xiang) 村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既要物質富裕,也要精神富有。農(nong) 牧民作為(wei) 農(nong) 牧區的主體(ti) 和主力軍(jun) ,通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豐(feng) 富文化生活,增加他們(men) 的集體(ti) 感、責任感、榮譽感,提升他們(men) 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質和生產(chan) 技能。我們(men) 要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激活鄉(xiang) 村活力,滿足廣大農(nong) 牧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hui) 經營的新型農(nong) 牧民,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煥發鄉(xiang) 村文化新氣象,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hui) 環境。
人才隊伍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發展內(nei) 生動力。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工作的關(guan) 鍵是人才隊伍的建設,人才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等能力決(jue) 定著本土人才能否引領農(nong) 牧民實現文化振興(xing) 和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農(nong) 牧民群體(ti) 是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主體(ti) ,尤其是青壯年農(nong) 牧民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類本土人才是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主力軍(jun) ,是鄉(xiang) 村文化的主要傳(chuan) 承者,政府要加強對本土人才進行職業(ye) 素質教育,提高其創新創業(ye) 思想,通過政策鼓勵與(yu) 支持鄉(xiang) 村文化能人與(yu) 鄉(xiang) 賢等本土人才參與(yu) 文化振興(xing) 工作,通過利用本土人才將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凝聚在一起,讓本土人才成為(wei) 當地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中堅力量。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具有豐(feng) 富的內(nei) 涵,包括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西藏擁有豐(feng) 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和別具一格的社會(hui) 人文景觀,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文化資源優(you) 勢愈發明顯。因此,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成為(wei) 西藏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內(nei) 容。西藏需要緊緊抓住新時代的發展契機,做大做優(you) 文化品牌,把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有效的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以高質量的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帶動文化振興(xing) ,並以文化振興(xing) 促進民族地區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領導調研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進展情況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拉薩南北山綠化指揮部副指揮、辦公室主任江白率隊前往藥王山造林點、拉薩雪鷹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雨季人工點播科研示範項目建設現場。[詳細] -
西藏自治區開展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
為廣泛開展節能降碳宣傳教育,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18日上午,自治區“2022年全國節能宣傳周”“2022年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線上綠色節能主題宣講活動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舉行。 [詳細] -
西藏積極推進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超過4000米,是除了南北極以外,地球上冰川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被譽為“亞洲水塔”。這裏是亞洲多條主要大江大河的源頭區,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