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環境有利健康 青海特色產業應對社會康養需求
“高原對人體(ti) 的作用是‘雙刃劍’,既有損傷(shang) 也有好處。通過習(xi) 服和適應高原環境,時間久了,人體(ti) 的新陳代謝會(hui) 漸漸改善。”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青海高原醫學研究院原院長吳天一表示,應充分利用高原環境優(you) 勢,開展疾病創新性研究,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當日,青海省政協召開高原健康康複醫學及產(chan) 業(ye) 發展座談會(hui) 。
此前研究認為(wei) ,高原地區低氧、寒冷、幹燥、紫外線輻射強,對人體(ti) 健康有不良影響。但相關(guan) 醫學研究表明,適度海拔、植被豐(feng) 富的高原環境,有利於(yu) 改善人體(ti) 生理機能,增強心血管、呼吸係統功能,對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療效,高原生活的低能消耗可促進健康。
中國是世界上高原麵積最大、居住高原人口最多的國家。伴隨人口老齡化、亞(ya) 健康、生態環境等問題,社會(hui) 康養(yang) 需求日益增大。近年來,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致力於(yu) 高原健康康複醫學及產(chan) 業(ye) 發展,冀通過“以醫帶養(yang) 、以養(yang) 助醫”,實現“醫、養(yang) 、體(ti) 、旅”結合。
青海高原醫學研究自20世紀60年代起步,多年來,該省陸續成立青海高原醫學科學研究院、中華醫學會(hui) 高原醫學分會(hui) 等科研機構,初步形成高原醫學研究體(ti) 係,基礎研究持續加強、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多項臨(lin) 床研究成果受國際矚目。
吳天一介紹,高原康養(yang) 作為(wei) 專(zhuan) 門、特色的科學,利用高原環境有利因素,調控改善人體(ti) 健康。在醫學引導、護理指導下,人在高原的自然山水、草木天地中康複,青海是高原康養(yang) 的理想之地。
“在青海發展高原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充滿希望。”青海省政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公保紮西表示,要充分發揮專(zhuan) 門協商機構職能作用,深入調研、充分協商、凝心聚力,推動高原健康康複醫學及產(chan) 業(ye) 發展。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匡湧稱,高原康養(yang) 是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的有效實踐路徑。目前,青海省正加快推進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和康養(yang) 基地建設,做好中藏藥康複醫療服務,布局康養(yang) 旅遊全產(chan) 業(ye) ,培育新業(ye) 態。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建議,青海省應加強高原醫學宏觀規劃指導、聯動機製和針對性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完善產(chan) 業(ye) 鏈,形成功能合理、服務持續的高原康養(yang) 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警方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
記者17日從青海省黃南州尖紮縣公安局獲悉,該局森林警察大隊在工作中發現轄區一寺院內有一隻白唇鹿,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使其得到更專業的養護,避免被野獸襲擊受傷。[詳細] -
“中華水塔”青海為應對氣候變化開展氣象先行先試
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日前印發《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行動方案(2022—2025年)》(簡稱《方案》),共同推進青海省應對氣候變化氣象先行先試工作,為全國提供應對氣候變化“青海經驗”。 [詳細] -
瀕危物種青海湖裸鯉恢複到10.85萬噸 是保護初期42倍
“我們全力推動漁業資源恢複和保護工作,青海湖裸鯉資源量恢複到10.85萬噸,是保護初期的42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性循環生態係統正在形成。”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青川18日在致辭中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