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長出“稀奇”果蔬
8月21日,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鐵布鎮德瑪村,一排排白色鋼結構的標準化大棚內(nei) ,收完羊肚菌又栽種的白蘿卜苗破土而出,長勢喜人。200多公裏外的鬆潘縣川主寺鎮,兩(liang) 個(ge) 智能化無土栽培大棚正在建設中,9月中旬即將投用。
鐵布鎮和川主寺鎮平均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同屬高海拔、高寒地區。在浙江對口支援下,兩(liang) 地不僅(jin) “冒”出了一個(ge) 個(ge) 大棚,還引進了不少果蔬新品種,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
建智能大棚,產(chan) 值可提高3—5倍
川主寺鎮上磨村,走進桐鄉(xiang) —鬆潘高原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智能化無土栽培大棚內(nei) 的防草膜、反光膜等工程已完成,工人們(men) 正忙著安裝調試立體(ti) 栽培架和智能種植設備。
“園區於(yu) 今年3月開工建設,投入浙江援建資金1070萬(wan) 元。”浙江駐川幹部、鬆潘縣委常委、副縣長吳建華說,園區將建8800平方米高標準聯動保溫大棚和4800平方米智能化無土栽培大棚。
塔金麥(嘉興(xing) )智慧農(nong) 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無土栽培大棚的運營工作。該公司董事長何朝輝介紹,他們(men) 將采用NFT淺液流有機種植模式。即模擬自然種植,精準添加礦物質、小分子蛋白質等,在循環封閉的環境下種植農(nong) 作物。“和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相比,這一模式運行費用低、土地利用率高,產(chan) 值提高3—5倍,節水70%—95%,更生態環保。”
何朝輝透露,公司還將引入新一代物聯網、5G、雲(yun) 計算、植物生長計算機控製係統等技術,進行農(nong) 作物生產(chan) 環節的精細化識別、感知。同時,植保係統采用物理和生物菌技術防治病蟲害,讓農(nong) 產(chan) 品更安全。
引進新品種,高海拔地區也能種李子
這幾天,若爾蓋縣鐵布鎮興(xing) 農(nong) 棗李園,800畝(mu) 高原香香李即將進入采摘期。這意味著在3000米高海拔地區也能種李子。
幾年前,興(xing) 農(nong) 棗李園引進培育新品種——高原香香李。“今年將達到盛產(chan) 期,預計能產(chan) 鮮果15萬(wan) 公斤,年收入可達百萬(wan) 元以上。”浙江駐川幹部、若爾蓋縣政府辦副主任俞鋒說。
除了高原香香李,浙江省嘉興(xing) 市南湖區已在若爾蓋縣投資123萬(wan) 元,幫當地建起59個(ge) 大棚,試種羊肚菌,搞訂單農(nong) 業(ye) 。“7月已把試種的羊肚菌收了,畝(mu) 均收入3萬(wan) 元,效果還不錯。”俞鋒說。
村民色科就是受益者之一。“在羊肚菌種植園裏務工,不光有固定收入,還學會(hui) 了種羊肚菌技術。”色科說,明年自己準備試著種一兩(liang) 畝(mu) 羊肚菌。
“我們(men) 還製定了目標——投資建設產(chan) 業(ye) 園進行示範。”俞鋒解釋,考慮到當地群眾(zhong) 長期以來的種植習(xi) 慣,想以小型特色農(nong) 業(ye) 示範園來引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轉變思路,種植高效益果蔬,推動農(nong) 牧業(ye) 轉型升級。
看到新品種、新產(chan) 業(ye) 帶來了收益,而今,何朝輝也打算在智能大棚裏引進草莓、西瓜、辣椒、青菜等果蔬新品種。“杭州市農(nong) 科院培育的粉玉係列白草莓9月中旬種植,兩(liang) 個(ge) 月就能結果。因為(wei) 味道香、口感好,目前浙江市場上的賣價(jia) 在240元一公斤。”何朝輝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非凡十年·西藏:在雪域高原描繪新藍圖
公路通車裏程突破12萬公裏,鐵路運營裏程1357公裏,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擴大有效投資、加大招商引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詳細] -
中國第二次青藏科考五周年 老中青科考專家對話座談交流
備受矚目的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青藏科考)2022年8月19日迎來啟動五周年,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當天在北京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召開老中青科考專家對話座談暨青年學術交流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