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部生態紀錄片《黑頸鶴成長日記》獲國家廣電總局推優
9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guan) 於(yu) 2022年國產(chan) 紀錄片推優(you) 工作落下帷幕,由青海省廣電局推薦的生態紀錄片《黑頸鶴成長日記》從(cong) 全國選送的148部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榮獲國家廣電總局第二季度優(you) 秀國產(chan) 紀錄片推薦。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紀錄片《黑頸鶴成長日記》是目前我省第一部完整記錄野生黑頸鶴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濕地棲息生存的生態紀錄長片,全片時長50分鍾。該片以棲息生存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濕地的一個(ge) 黑頸鶴家庭為(wei) 主角,真實記錄了雄鶴高山和雌鶴夏雨夫婦以及它們(men) 的兩(liang) 個(ge) 孩子小雪和小雨的成長故事。
全片緊緊圍繞黑頸鶴一家“遷徙回歸”“交配孵卵”“撫養(yang) 育雛”“鍛煉成長”“遷徙越冬”幾個(ge) 部分,為(wei) 人們(men) 真實揭示了黑頸鶴的生存狀況、習(xi) 性、幼鶴成長經曆以及它們(men) 所生存的濕地生態環境等,以不同的視角呈現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之美,人與(yu) 自然和諧之美,使觀眾(zhong) 在感受它們(men) 生活和情感世界中充滿的艱辛與(yu) 不易的同時,達到傳(chuan) 播自然生態知識,喚醒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特別是激發少年兒(er) 童熱愛自然,愛護環境以及對野生動物的喜愛和關(guan) 注的目的,為(wei) 國家公園動植物寶庫留存具有曆史意義(yi) 和科學價(jia) 值的珍貴影像檔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高海拔凍土區實施退化草地生態恢複關鍵技術轉化與示範項目
《高海拔凍土區退化草地生態恢複關鍵技術轉化與示範》項目是2021年中央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支持的科技推廣項目,該項目在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對外合作處的大力支持下。[詳細] -
海南:清潔能源賦能 創新引領示範
6月26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發電園區與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正式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成為全球最大裝機容量的光伏發電園區和最大裝機容量的水光互補發電站。 [詳細] -
青海省林草局多舉措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安全
為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安全,有效防範和打擊非法捕殺、交易、食用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9月2日召開的“2022年加強秋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