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生態引領文旅發展 十年旅遊收入超3000億元

發布時間:2022-09-16 10: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十年來,我們(men) 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旅遊正逐步發展成為(wei) 現代服務業(ye) 的龍頭,全省累計接待遊客3.1億(yi) 人次,旅遊收入3182.12億(yi) 元,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15日,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學文對外表示。

  當日,“青海這十年”——文化和旅遊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在西寧召開。

  近年來,青海打造以西寧市為(wei) 中心,海西州格爾木市、玉樹州玉樹市為(wei) 支點的東(dong) 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態旅遊精品環線,將文藝創作、公共服務、非遺傳(chuan) 承、文物利用、考古發掘等文化類資源融入旅遊環線建設。同時,完善交通旅遊服務設施,構建生態旅遊風景道,培育紅色遊、鄉(xiang) 村遊、冰雪遊等。全省現有A級旅遊景區160家,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2個(ge) ,省級旅遊度假區10個(ge) 、休閑街區17個(ge) 。

  “一批具有青海獨特代表性的旅遊景區不斷湧現,3條線路入選‘建黨(dang) 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7條線路入選‘十大黃河文化旅遊帶精品線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王學文介紹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青海在文化遺產(chan) 保護方麵取得顯著成效。目前,青海省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6處,不可移動文物6411處,可移動文物31.3萬(wan) 件。喇家遺址、熱水墓群考古發掘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烏(wu) 蘭(lan) 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都蘭(lan) 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入選“考古中國”重大項目。

  青海省現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361項,代表性傳(chuan) 承人3160名。設立31家青繡扶貧就業(ye) 工坊,培育60餘(yu) 家青繡企業(ye) ,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31億(yi) 元,帶動約15萬(wan) 人脫貧增收,“指尖上的青繡”成為(wei) 青海的金名片。

  “近年來,文化遺產(chan) 進一步‘活起來’,‘考古熱’‘博物館活’‘非遺火’蔚然成風,成為(wei) 年輕人新時尚、新追求。”王學文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