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昆侖山下烏圖美仁草原的“馬背巡邏隊”

發布時間:2022-09-26 15: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隨著一聲吆喝,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地處昆侖(lun) 山下的青海省格爾木市烏(wu) 圖美仁鄉(xiang) 的“馬背巡邏隊”出發了。

  烏(wu) 圖美仁是蒙古語“長長的河流”之意,從(cong) 地圖上看,它就像一顆渾圓的棋子,安放在昆侖(lun) 山下大地上,那林格勒河彎彎曲曲穿過它的懷抱。

  據介紹,“馬背巡邏隊”是由該鄉(xiang) 黨(dang) 員和“00後”團員組成的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巡邏隊”。由於(yu) 烏(wu) 圖美仁草原寬廣遼闊,腹地多水溝草甸,加之前不久洪水衝(chong) 蝕了草原,麵對退去的洪流,車輛、摩托都無法駛入的草原腹地巡查時,巡邏隊中的“70後”黨(dang) 員巴圖夫主動從(cong) 自家牧場選出4匹馬匹來作為(wei) 巡查的交通工具,他們(men) 在草原上一路馳騁,深入草原腹地開展巡邏排查工作,往返需曆時5個(ge) 小時。

  作為(wei) “70後”的巴圖夫,隻要組織有需要,他從(cong) 來沒有拒絕過,一次次和各級黨(dang) (團)員幹部一道衝(chong) 鋒在各項工作的最前沿。

  “做幹部的一定要走到群眾(zhong) 身邊去,走到群眾(zhong) 心裏去,和群眾(zhong) 做朋友,才能共同做好工作。”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80後”黨(dang) 員紮亞(ya) 那,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帶領著年輕幹部進山走草原,每一次進山走草原,他都手把手向身邊的年輕同事傳(chuan) 授經驗,這一次他也積極參與(yu) 到這次巡邏隊伍中去。

  對於(yu) “90後”青年黨(dang) 員鬆錦濤、“00後”團員蘇永強而言,從(cong) 機關(guan) 來到鄉(xiang) 鎮,這裏有太多未知的“技能”等待他們(men) 去開啟,日常的語言與(yu) 交流、不同的風俗與(yu) 人情、工作的方法與(yu) 技巧,而這一次馬背上的巡邏,不僅(jin) 僅(jin) 再一次打開他們(men) 鄉(xiang) 鎮工作的“新大門”,更讓他們(men) 了解到基層鄉(xiang) 鎮工作是身體(ti) 與(yu) 大腦的雙重考驗。

  “作為(wei) 一名鄉(xiang) 鎮基層幹部,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有所成長,有所收獲。”鬆錦濤說,這樣才能把國家的各項政策帶給基層的群眾(zhong) 們(men) 。

  鬆錦濤說,今年以來,烏(wu) 圖美仁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常態化開展進村入戶工作,在宣傳(chuan) 三農(nong) 政策的同時,還聯合13個(ge) 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積極開展創城宣傳(chuan) ,全鄉(xiang) 308名黨(dang) 員幹部以每月19日全鄉(xiang) 主題黨(dang) 團日活動為(wei) 契機,紛紛走向省道318轄區沿線、烏(wu) 圖美仁鄉(xiang) 政府駐地等重點部位開展誌願服務活動。同時讓網格化管理發揮作用,以鄉(xiang) 域1個(ge) 大網格為(wei) 依托,13個(ge) 子網格為(wei) 支點,組織網格內(nei) 黨(dang) 員、團員青年、誌願者、幹部職工、駐村工作隊對轄內(nei) 居民進行持續精細管理,形成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創建閉環。

  幾個(ge) 人,幾匹馬,一支隊伍。巡邏、宣傳(chuan) 、服務群眾(zhong) ......烏(wu) 鄉(xiang) 馬背上的巡邏隊在昆侖(lun) 山下履行著最溫暖的守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