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戈壁灘裏的“金色世界”:打造“現代詩城·浪漫之都”
圖為(wei) 無人機航拍德令哈境內(nei) 的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 巴圖那生 攝
“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wei) “金色的世界”,地處“聚寶盆”青海柴達木盆地,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十年來,德令哈追青逐綠,共繪生態新畫卷;立足高原資源,打造“現代詩城·浪漫之都”。
圖為(wei) 無人機航拍德令哈巴音河。 何倩楠 攝
追青逐綠共繪生態新畫卷
自2007年起,海西州市兩(liang) 級政府實施巴音河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修建防洪堤、橡膠壩,進行河道防滲,實行兩(liang) 岸綠化美化……巴音河核心景觀帶的形成,對整座城市都產(chan) 生了輻射和帶動效應。截至2021年,德令哈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6.32%,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14.16平方米,使這座城市顯現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自然化,自然城市化”的綠色麵貌。
“曾經的河床坍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製,河兩(liang) 岸美化亮化和觀賞林帶工程的實施,使得昔日充斥髒亂(luan) 的巴音河,在治理市區段河道24公裏中,在28座親(qin) 水台階、10.4公裏的花崗岩護欄、夾岸林帶景觀的綿延簇擁下,猶如一條蔚藍色的飄帶,從(cong) 城市的中央蜿蜒向前。”德令哈市水利局副局長曹振華說。
位於(yu) 市區西南40公裏處的可魯克湖——托素湖自然保護區內(nei) ,隨風搖曳的綠波成了上百種水鳥和珍禽棲息的家園,時不時能看到各種鳥類撲棱著翅膀從(cong) 草叢(cong) 中飛起,野鴨等也成群結隊地在水岸邊鳧遊。
近十年,也是德令哈林草生態建設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黃金階段”,通過逐年加大對柴達木梭梭林、哈拉湖自然保護區、尕海湖、可魯克湖、柏樹山等重要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和治理力度,使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土地擴大趨勢有效遏製,強化現有天然林地、防風林帶、農(nong) 田林網的保護和恢複,下力氣抓好國土綠化、城鎮造林綠化和國省道公路、鐵路沿線綠化,持續壯大城市景觀林和高原生態林,不但使德令哈市的林草生態建設實現了“脫胎換骨”,而且在柴達木的戈壁灘築起了一道生態屏障。
圖為(wei) 德令哈光伏產(chan) 業(ye) 園。 孫睿 攝
立足高原資源,打造“現代詩城·浪漫之都”
這十年,德令哈全力打造青甘藏大環線旅遊節點城市,聚焦“現代詩城·浪漫之都”城市定位,啟動詩歌主題公園、城市博物館群、海子詩歌館等要件改造和4A級景區創建工作,依托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招商模式,積極引進品牌賓館、品質民宿、連鎖餐飲的連鎖運營模式,提升景區、住宿、餐飲、交通、旅行社、娛樂(le) 購物等行業(ye) 服務水準。
走進德令哈,民眾(zhong) 可以在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館傾(qing) 聽這座城市的浪漫故事,可以領略獨具特色的柯魯柯農(nong) 墾文化風情小鎮,可以了解巴音河兒(er) 女在長期生產(chan) 生活實踐中創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孕育的優(you) 秀的民間藝術,也可以探秘古老的懷頭他拉岩畫、古柏蓊翳的柏樹山、被稱之為(wei) “世界上最後一滴眼淚”的哈拉湖和一鹹一淡、生態各異、遙相連接、神韻悠長的“褡褳湖”托素湖和可魯克湖。生態旅遊“靚”起來、特色品牌“響”起來、生態資源“活”起來,一幅彰顯生態旅遊魅力的新畫卷正在這裏徐徐展開。
圖為(wei) 可魯克湖野生水鳥覓食。 德令哈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產(chan) 業(ye) 綠色變革;經濟提質增效
依托柴達木盆地豐(feng) 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及廣袤的荒漠化、半荒漠化土地資源,德令哈市新能源發電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壯大,衍生出裝備製造、科技研發等一係列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和最具活力的朝陽產(chan) 業(ye) 。
截至目前,德令哈市規上工業(ye) 企業(ye) 達46家,新能源項目達到40個(ge) ,裝機總量達到1850兆瓦,總投資近162.84億(yi) 元,其中光伏裝機總量124萬(wan) 千瓦,光熱裝機總量11萬(wan) 千瓦,風電裝機總量50萬(wan) 千瓦,這為(wei) 全市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邁進綠色循環零碳發展之路提供了堅實基礎。
十年間,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在2021年完成94.95億(yi) 元,由2012年的47.34億(yi) 元增加到94.95億(yi) 元,比2012年增長144.1%,十年來年均增長9.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所有行政村實現4G網絡和光纖寬帶雙覆蓋
“全省移動電話基站總數5.99萬個,區縣主城區實現5G網絡全覆蓋,行政村實現4G網絡和光纖寬帶‘雙百’(即所有行政村實現4G網絡和光纖寬雙覆蓋)。”13日,青海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李青介紹。 [詳細] -
青海三江源累計獲資超300億元保護生態
中新社記者12日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2003年以來,青海三江源區域累計獲得資金投入超3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護生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