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中國這十年)黃河源頭整體生態功能從“基本穩定”轉向“輕微變好”

發布時間:2022-10-14 16: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委辦公室副主任武亞(ya) 朋13日介紹,通過十年的治理修複,地處黃河源頭的瑪多縣整體(ti) 生態功能已從(cong) “基本穩定”轉向“輕微變好”。

  瑪多,藏語意思為(wei) “黃河源頭”,位於(yu) 青海省果洛州西北部,是黃河上遊第一個(ge) 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含氧量僅(jin) 為(wei) 17%。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所在地,素有“黃河之源、千湖之縣”美稱。

  武亞(ya) 朋說,十年來,瑪多縣總投資8.7億(yi) 元人民幣實施濕地草地保護、湖泊群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項目,完成黑土灘治理、退化草原生態修複、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共計940萬(wan) 畝(mu) ;全麵完成清潔供暖示範縣建設任務,分類分區域持續推進城鄉(xiang) 人居環境整治;認真探索生態補償(chang) 資金、生態保護公益崗位績效管理機製,全麵推進河(湖)長製及草長製工作。

  十年來,黃河源頭湖泊數量由4077個(ge) 增加到5849個(ge) ,濕地麵積增加104平方公裏,草地綜合植被蓋度為(wei) 55.92%。野生動物種群由原來的17目29科79種增加到21目46科106種,尤其是藏野驢、藏原羚等動物數量明顯增加。當地整體(ti) 生態功能從(cong) “基本穩定”轉向“輕微變好”,黃河源千湖奇觀再現,生物多樣性不斷豐(feng) 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