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黃河保護法出台正當其時 凝聚合力強化政治監督

發布時間:2022-11-10 09:48: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江河流域保護再添標誌性立法。10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七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該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九曲黃河,浪疊洪波,從(cong) 世界屋脊發源,經過9個(ge) 省區奔流入海。“黃河寧,天下平。”治理黃河曆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新出台的黃河保護法有哪些特點、有什麽(me) 意義(yi) ?近年來我國在黃河保護治理方麵取得了哪些成效?紀檢監察機關(guan) 如何強化政治監督,為(wei) 黃河安瀾護航?記者采訪了有關(guan) 專(zhuan) 家和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

  “構建黃河流域大保護和大治理格局”

  黃河保護法覆蓋了黃河保護治理中焦點難點問題,圍繞水土來完善全流域生態保護製度

  長期以來,由於(yu) 裹泥卷沙、河道擺動、地上懸河等原因,黃河成為(wei) 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水害嚴(yan) 重、治理難度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保護法覆蓋了這些黃河保護治理中焦點難點問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yi) 。

  黃河保護法包括總則、生態保護與(yu) 修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沙調控與(yu) 防洪安全、汙染防治、促進高質量發展等11個(ge) 章節共122條,明確規定了黃河保護治理的各個(ge) 重要方麵。如生態環境脆弱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法律明確國家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堅持一體(ti) 化保護與(yu) 修複,實行自然恢複為(wei) 主、自然恢複與(yu) 人工修複相結合的係統治理。水資源短缺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法律強調國家對黃河水量實行統一配置,製定水量分配方案。洪水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威脅,法律規定國家統籌黃河幹支流防洪體(ti) 係建設,加強流域及流域間防洪體(ti) 係協同,推進黃河上中下遊防汛抗旱、防淩聯動,構建科學高效的綜合性防洪減災體(ti) 係。

  值得注意的是,黃河保護治理涉及多個(ge) 領域、多個(ge) 部門、多個(ge) 地方,如果缺乏統一規範容易出現“九龍治水”導致效率低下的現象。直指分散管理的弊端,黃河保護法明確國家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協調機製來全麵指導、統籌協調相關(guan) 工作,審議黃河流域重大政策、重大規劃、重大項目等,協調跨地區跨部門重大事項,督促檢查相關(guan) 重要工作的落實情況,明確要建立黃河流域省際河湖長聯席會(hui) 議製度。

  黃河保護法突出係統化保護。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wei) 表示:“黃河保護法的特殊性,在於(yu) 它是圍繞水土來完善全流域生態保護製度,注重整個(ge) 流域生態的保護和修複,做好保水、固土、治沙的文章。”例如,法律規定加強對黃河水源涵養(yang) 區的保護;在黃河流域取用水資源,應當依法取得取水許可;發揮灘區滯洪、沉沙功能;提高攔沙輸沙能力等。

  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短板。黃河保護法明確,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保護傳(chuan) 承弘揚黃河文化、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等。對此,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秦天寶認為(wei) ,該法出台有助於(yu) 促進文化係統和經濟係統、資源係統、生態係統的複合交融和共同發展,構建黃河流域的大保護和大治理格局。

  以法律形式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全麵推進國家江河戰略法治化,正當其時、意義(yi) 重大。秦天寶告訴記者,黃河保護法有許多務實舉(ju) 措和製度創新,利於(yu) 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做到重大改革於(yu) 法有據,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實到各地發展實踐中,保障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的生態藍圖一繪到底。

  一法安黃河。黃河保護法頒布後,各有關(guan) 方麵還須切實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義(yi) 務,依法保護好黃河;及時製定、修改法規、規章、規劃、標準等配套規定,保證各項製度有效實施。

  “生態好不好,鳥兒(er) 先知道”

  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成效顯著

  初冬時節,住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黃河生態廊道沿岸的居民,抬頭又看見了“鳥中大熊貓”——黑鸛。

  “生態好不好,鳥兒(er) 先知道。”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草木葳蕤、水清岸綠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大波候鳥來此棲息。“這幾年遷徙來的水鳥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我們(men) 共記錄到鳥類30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4種。”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科研室主任郭準告訴記者。

  然而,河岸在幾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隨意采砂、取土,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工業(ye) 廢水、生活汙水被排向河道,固體(ti) 廢物被傾(qing) 倒堆放、丟(diu) 棄遺撒,農(nong) 戶過度施肥用藥、投放餌料……生態環境汙染曾一度導致黃河濕地嚴(yan) 重退化。

  生態之變源於(yu) 當地加快黃河濕地保護治理與(yu) 生態修複工作。近年來,孟津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持續修複濕地生態係統。據統計,在黃河濕地孟津段,蘆葦的覆蓋度為(wei) 30%到40%。保護區裏的灘塗、蘆葦叢(cong) 、稻田、荷塘給鳥類提供了隱蔽的棲息和繁殖場所,目前在已觀測到的300餘(yu) 種鳥類中,有約110種在這裏繁殖生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yu) 環境政策研究所公布的評價(jia) 結果顯示,十年來隨著一係列重大治理保護措施的實施,黃河流域河流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hui) 發展趨勢穩步向好,相互間協同度不斷提升。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黃河之畔戈壁灘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千萬(wan) 千瓦級生態光伏發電園區”內(nei) ,一塊塊光伏板匯成發光“藍海”,地麵的草類植被也在慢慢恢複。

  黃河上遊和三江源地區地域廣袤,風沙危害頗為(wei) 嚴(yan) 重。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海南州借助大麵積荒漠化土地資源和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十年來,這個(ge) 新能源基地已入駐光伏及風能企業(ye) 84家,累計完成投資1237億(yi) 元,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2000萬(wan) 千瓦,形成水、風、光、儲(chu) 、地熱“五位一體(ti) ”的清潔能源發展模式。

  因地製宜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是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我們(men) 立足黃河上遊豐(feng) 富的水電資源、鹽湖豐(feng) 富的鋰資源,積極推進國家儲(chu) 能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培育新業(ye) 態、新技術、新模式,努力取得儲(chu) 能調峰、高比例清潔能源外送等關(guan) 鍵技術重大成果,力爭(zheng) 為(wei) 全國清潔能源發展探索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有益經驗。”青海省能源局副局長袁衛民說。

  “治理好黃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

  冬日暖陽,在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墾利區楊廟社區的活動廣場上,孩子們(men) 追逐嬉鬧,一旁的老年人圍坐拉著家常。

  “從(cong) 住房到收入,再到孩子上學、家人看病,件件都很關(guan) 心。”社區居民許福華高興(xing) 地回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去年10月來家裏“做客”時的情景。

  楊廟社區是為(wei) 改善黃河灘區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建設的新型農(nong) 村社區,過去曾經飽受水患之苦。受益於(yu) 黨(dang) 的好政策,如今整齊的樓房建在高台上,便民服務站、幸福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倉(cang) 儲(chu) 物流園、農(nong) 業(ye) 示範園內(nei) 一派繁忙景象。

  看到大家安居樂(le) 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共產(chan) 黨(dang) 是幹什麽(me) 的?是為(wei) 人民服務的,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所以我們(men) 要不斷看有哪些事要辦好、哪些事必須加快步伐辦好,治理好黃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這次黃河考察更有著特殊意義(yi) 。“我一直很關(guan) 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今天來到這裏,黃河上中下遊沿線就都走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

  在青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在甘肅,提出“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河南,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在寧夏,部署“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要任務……走遍黃河上中下遊9省區,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多次就三江源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提出要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從(cong) 針對黃河成立治河委員會(hui) ,到先後開展大規模堤防建設、持續整治河道,再到明確“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治水思路,中國創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曆史奇跡,群眾(zhong) 的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實踐證明,隻有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cong) 被動到主動的曆史性轉變,從(cong) 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liang) 決(jue) 口的慘痛狀況。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對黃河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要求。新征程上要接續奮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見態度更要見行動”

  聚焦重點任務推進政治監督具體(ti) 化精準化常態化,為(wei)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從(cong) 三江源頭到渤海之濱、從(cong) 上下遊到左右岸,各級紀檢監察機關(guan) 胸懷“國之大者”,緊盯生態保護與(yu) 修複、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重要內(nei) 容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推進政治監督具體(ti) 化精準化常態化,確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落地見效。

  黃河中遊地區,縱橫交錯的渠係灌溉著渭河平原。曾經,陝西省渭南市轄區內(nei) 違法傾(qing) 倒礦渣、侵占河道、采選礦廢水與(yu) 生活汙水直排等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渭南市紀委監委明確拓寬舉(ju) 報渠道、開展明察暗訪、深化節點監督等措施,深入峪道河道、項目工地實地走訪檢查,精準發現問題、推動整改落實。同時嚴(yan) 肅執紀問責,建立健全統計通報考核和問題線索移送機製,與(yu) 水務、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加強對接,及時通報曝光查處的典型案件,發揮警示教育作用。去年以來,全市共查處生態環境領域問題線索228起,給予黨(dang) 紀政務處分243人。

  沿黃中下遊地區的產(chan) 業(ye) 基礎較好。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產(chan) 業(ye) 體(ti) 係升級和基礎能力再造,打造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山東(dong) 省菏澤市的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是化工產(chan) 業(ye) ,但產(chan) 業(ye) 鏈不長、效益不高等問題製約著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為(wei)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菏澤市紀委監委立足職責職能,開展黃河流域專(zhuan) 項監督,運用“一台賬、兩(liang) 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製,明確主體(ti) 責任單位和監督責任單位,針對產(chan) 業(ye) 發展“去、提、增”重點工作強化監督檢查,督促職能部門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推動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產(chan) 業(ye) 項目資金密集、點多麵廣,為(wei) 防範廉潔風險,山東(dong) 省德州市紀委監委通過聽取匯報、調研座談、實地查看等方法靠前監督,推動主責部門在重點項目建設中實行廉政檔案製度,按照“一項目一檔案”的原則,將立項審批、規劃設計、招投標、監管、驗收等重要資料納入其中。同時跟進監督重大項目研究決(jue) 策過程,強化事前事中監督,確保廉潔高效運行。

  “有的地方盲目上馬高耗能、高耗水項目;有的沒有樹立‘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理念,隻考慮轄區的用水問題……”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前往沿黃省份實地督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資源利用、水環境治理等方麵情況,既向地方部門傳(chuan) 導壓力,又督促駐在部門履職盡責,壓實生態環保政治責任。

  “政治監督見態度更要見行動。我們(men) 及時更新監督台賬、定期調度監督事項、經常開展談話提醒,創新嵌入監督,跟進黃河流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等方麵開展明察暗訪,立足職責職能、剖析深層原因、嚴(yan) 明作風紀律、提升監督質效,有力護航‘黃河安瀾’。”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