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青海流域共記錄到水鳥40種
圖為(wei) 調查現場。 青海省林草局供圖
4日,記者從(cong) 青海省林草局獲悉,該局日前啟動了“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項目,經10多天的調查,共記錄到水鳥40種166984隻,隸屬7目12科。
據介紹,自10月10日起,青海省林草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寧湟水國家濕地公園、澤曲國家濕地公園、黃河源園區黃河鄉(xiang) 生態保護管理站、澤庫關(guan) 秀小微濕地等地同步開始水鳥及棲息地調查工作,標誌著該省黃河青海流域水鳥及棲息地調查項目全麵開展。
水鳥是濕地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濕地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其分布、數量及其變化反映了濕地的水質水量、植被組成、生態服務功能等生態特征以及保護管理的狀況。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和重要的生態屏障,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尤其是濕地保護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林草事業(ye) 高質量發展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流域濕地類型多樣,濕地水鳥資源豐(feng) 富,在全球水鳥保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調查顯示,黃河青海流域水鳥中,雁形目鳥類最多,共18種149505隻,占調查總數的89.532%;其次為(wei) 鶴形目,共4種10682隻,占總數的6.397%;??目,2種3461隻,占總數的2.072%;鴴形目,共9種1820隻,占總數的1.089%;鰹鳥目,共1種1440隻,占總數的0.862%;鵜形目,5種74隻,占總數的0.044%;鸛形目為(wei) 單種目,占總數的0.001%。數量過萬(wan) 鳥類依次為(wei) 赤嘴潛鴨58838隻,占總數的25.235%;斑頭雁34059隻,占總數的20.397%;赤麻鴨17906隻,占總數的10.723%;紅頭潛鴨11209隻,占總數的6.712%。
此外,本次調查分布有國家級保護鳥類共計5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2種,分別為(wei) 黑鸛、黑頸鶴;國家Ⅱ級保護鳥類3種,分別為(wei) 鴛鴦、大天鵝、鹮嘴鷸。
記者了解到,此次調查按照統一的調查方法和技術標準,多人多點同時對不同區域或同一區域不同地點的水鳥的分布、種群數量、棲息地、受威脅因素及保護現狀進行調查,更能有效反映出濕地生態特征以及保護管理的現狀,為(wei) “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乃至整個(ge) 黃河流域的濕地保護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為(wei) 建立健全係統完整的黃河流域水鳥及其棲息地調查監測體(ti) 係提供科學依據,為(wei) 評估黃河流域濕地生態健康狀況及保護修複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三隻大天鵝率先飛抵化隆群科黃河段越冬
11月初,攝影師在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群科鎮的黃河幹流,拍攝到三隻大天鵝,已率先飛抵當地越冬。其與其它水禽或列隊遊弋,或悠閑嬉戲。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黃河幹流流經該省化隆縣168公裏。[詳細] -
以法治力量護黃河安瀾
繼首部全景式展現黃河入海口風貌的大型紀錄片《大河之洲》後,2022年10月29日,一檔由沿黃九省區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的大型文化綜藝節目《黃河文化大會》在山東衛視等多家電視台同步播出。[詳細] -
珍愛濕地 守護未來 推進濕地保護全球行動
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名義,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