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2022年水產種苗生產近90億尾
記者12日從(cong) 中共西雙版納州委宣傳(chuan) 部獲悉,該州2022年水產(chan) 種苗生產(chan) 量近90億(yi) 尾,占雲(yun) 南省總量的53%,位列全省第一。
發源於(yu) 青海的瀾滄江-湄公河,流經西藏、雲(yun) 南,由西雙版納出境。得益於(yu) 瀾滄江豐(feng) 富的水產(chan) 種資源,近年來,西雙版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紮實推動水產(chan) 種業(ye) 、健康養(yang) 殖、特色加工等工作,加快資源優(you) 勢向經濟優(you) 勢轉變,漁業(ye)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現。
西雙版納堅持種業(ye) 先行,發展熱區種業(ye) 高地,積極保護漁業(ye) 種質資源,參與(yu) 全國第一次水產(chan) 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保存土著魚種質資源,篩選有種業(ye) 價(jia) 值的土著魚,開展係統生物學研究。
同時,大力開展育種創新攻關(guan) ,突出中國結魚、絲(si) 尾鱯、大鱗四須鲃、中華刀鯰等瀾滄江土著魚及羅非魚的定向選育和新品種創製,提升養(yang) 殖性能和經濟效益。布局水產(chan) 苗種生產(chan) 基地,提高優(you) 質苗種生產(chan) 供應能力,保障水產(chan) 苗種供給。持續開展對外交流,加強與(yu) 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的漁業(ye) 資源保護交流合作,共同開發利用漁業(ye) 種質資源。
“十四五”以來,西雙版納州共爭(zheng) 取各類漁業(ye) 發展資金1500萬(wan) 元,用於(yu) 池塘改造、養(yang) 殖尾水治理、種業(ye) 能力提升等項目實施,水產(chan) 種業(ye) 蓬勃發展。2022年,該州水產(chan) 種苗生產(chan) 量近90億(yi) 尾,按州市排序位列雲(yun) 南省第一,占全省總量的53%。
當前,西雙版納州初步形成“集中繁殖、分散培育、就近供應”的苗種產(chan) 業(ye) 體(ti) 係,形成了“強優(you) 勢、補短板、破難題”的三大苗種陣型,成為(wei) 雲(yun) 南省水產(chan) 良種研繁高地。通過自主研究、項目支持、招商引資、合作交流等方式,西雙版納大力開展瀾滄江土著魚的人工馴養(yang) 繁育研究工作。全州大宗淡水魚及名優(you) 品種達19種,收集、馴養(yang) 瀾滄江土著魚60餘(yu) 種,馴養(yang) 繁殖成功11種,啟動大鱗四須鲃全雌1號、羅非魚博雄1號等新品種審定前期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南2207個抵邊自然村通郵
記者5日從中國郵政雲南分公司(以下簡稱“雲南郵政”)獲悉,截至11月30日,雲南省已有2207個抵邊自然村實現通郵,有效解決了農村郵政服務“最後一公裏”問題,在促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中貢獻了郵政力量。 [詳細] -
焦點訪談:保護生物多樣性 中國在行動
12月7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在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開幕,中國將繼續作為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詳細] -
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生態保護核心區已恢複濕地5萬餘畝
記者1日從雲南省“湖泊革命”攻堅戰新聞發布會獲悉,自該攻堅戰打響以來,雲南九大高原湖泊生態保護核心區已恢複濕地5萬餘畝。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