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第一動力”發動科技創新強大引擎

發布時間:2022-12-21 19:58:00來源: 青海日報

  這是創新者的偉(wei) 大時代,這是褒獎創新的輝煌時刻。

  榮譽殿堂,群賢輝映。2022年12月21日,2021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隆重舉(ju) 行。從(cong) 大師名宿到青年才俊,又一批為(wei) 青海經濟社會(hui) 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登上光榮領獎台,一係列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的原創科研成果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謀劃未來。

  科技之星光彩熠熠,創新之風匯聚一堂。在青海省科學技術創新最高頒獎台上,我們(men) 看到青海著力布局“四地”建設,讓科技支撐青海發展的強音。對比往年,2021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含金量”更高——首次增設自然科學獎、30項科技進步獎新增利潤46.44億(yi) 元,科學技術進步對青海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越發凸顯。

  2021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的召開,是青海科技戰線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全麵貫徹落實青海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加快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堅持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成效的最有力見證。

  生態“高地”產(chan) 業(ye) “四地”抓住發展“關(guan) 鍵變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建設產(chan) 業(ye) “四地”的清晰藍圖,正是當前青海以科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變量”。

  翻開沉甸甸的2021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獲獎名單,40個(ge) 獲獎項目各具特色又意義(yi) 深遠,無疑成為(wei) 青海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關(guan) 鍵變量”的最佳體(ti) 現。

  謀產(chan) 業(ye) 需求、強技術攻關(guan) ,一年間,青海省委省政府舉(ju) 旗定向、青海科技部門精心布局,一個(ge) 個(ge) 科技創新成果蓄勢待發,亟待打通從(cong) 實驗室到應用場“最後一米”,令青海生態“高地”、產(chan) 業(ye) “四地”和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決(jue) 策指南化為(wei) 實際行動。

  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本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格日力成就突出,他不僅(jin) 繪製出世界首部高原蒙古族人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深入研究青海蒙古族人的曆史及其高原適應的遺傳(chuan) 機製並獲得重大發現;同時在藏族高原適應遺傳(chuan) 學機製、藏羚羊低氧適應等方麵取得一係列重大成果,為(wei) 高原醫學事業(ye) 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二十年間,格日力致力於(yu) 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平台建設,2014年10月獲批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如今平台已獲批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青海省高寒草地生態係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yu) 生態適應機製”聚焦打造生態“高地”,係統揭示高寒草地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yu) 生態適應機製,並創建青海省適生牧草的氣候生態適應區劃體(ti) 係。這一科研成果,推動高寒草地氣候變化生態學的發展,為(wei) 青海省重大生態保護工程的實施和管理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為(wei) “雙碳計劃”和“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的實施提供了科技支撐。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項目“溶劑萃取法從(cong) 含鋰鹵水中綠色高效分離提取鋰鹽的科學基礎及關(guan) 鍵技術”聚焦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針對製約鋰資源跨越高質量發展的科學難題、共性關(guan) 鍵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突出的科學問題與(yu) 關(guan) 鍵技術瓶頸,取得一係列重要理論突破與(yu) 技術創新,從(cong) 含鋰鹵水中綠色高效分離提取鋰鹽關(guan) 鍵技術被攻克。這是省科技廳通過鹽湖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化攻關(guan) 、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籌建等方麵,全麵加強鹽湖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能力,加快鹽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的縮影。

  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項目“大容量光儲(chu) 聯合電站集成與(yu) 運行控製關(guan) 鍵技術及應用”聚焦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項目支撐了光伏發電大規模並網及光儲(chu) 關(guan) 鍵裝備研發與(yu) 應用,為(wei) 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促進青海省鹽湖產(chan) 業(ye) 與(yu) 新能源融合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創新驅動新引擎全速發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黨(dang) 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推進力度、政策強度前所未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青海科技創新工作,在關(guan) 於(yu) 青海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對科技創新言必提及、囑托殷切。

  於(yu) 青海,科技創新是第一競爭(zheng) 力,是區域優(you) 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我們(men) 看到,從(cong) 青海科技體(ti) 製改革為(wei) 科研人員“減負鬆綁”到融入國家戰略、從(cong) 聚焦產(chan) 業(ye) 需求,開展技術攻關(guan) ,引領特色優(you) 勢領域高質量發展到創建海南藏族自治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培育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十大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打造高原戰略科技力量,以及設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三區人才”“組團”向農(nong) 牧民送技術,形成科技人才強大聚合力量推動科技需求全方位耦合……新時期科技創新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一筆筆濃墨重彩,一項項事關(guan) 發展,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已全速發動。

  本屆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評獎過程同樣別具風格。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1年度是施行新製定的《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第一年,通過完善獎項設置和評獎組織體(ti) 係,科技獎勵的創新價(jia) 值導向和激勵作用進一步加強。

  不僅(jin) 如此,按照國家科技獎勵改革總體(ti) 要求,省科技廳貫徹落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完成《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工作。首次將“創新發明獎”修改為(wei) “技術發明獎”,進一步明晰其授獎目標主要針對相關(guan) 產(chan) 品和技術進行獎勵。並將“科學技術國際合作獎”改為(wei) “科學技術合作獎”,授獎範圍由國際合作改為(wei) 國內(nei) 外合作,進一步契合青海省目前科技發展的整體(ti) 水平和科技合作的重點方向,更好發揮吸引外部人才和團隊服務青海創新發展的激勵作用。

  “此外,我們(men) 還適當增加授獎項目數量,在確保獎勵質量的前提下,適當增加部分獎項數量,更好發揮科技獎勵激勵作用,提高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和獲得感。”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數來路,青海連續多年重獎科技英雄,在全社會(hui) 形成尊重科學、激勵創新的濃厚氛圍,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以奮進豪情砥礪創新,產(chan) 出大批科技成果;

  看今朝,科技發展正當時,青海部署加強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令一批又一批優(you) 秀科技平台和科技成果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展未來,科技工作者們(men) 將繼續走自主創新之路,不斷致力於(yu) 實現研發成果、支撐產(chan) 業(ye) ,為(wei) 青海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科技創新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