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迭代正當時
今年2月,作為(wei) 上海電影地標的上海影城,因煥新升級與(yu) 廣大影迷暫別。重塑後的上海影城將以怎樣的新麵貌,為(wei) 上海城市文化作出新的貢獻,令人充滿期待。
最近,四川成都一家電影院開售“午休”套餐。該服務開放時間為(wei) 工作日12—14點,“地方找對,中午好睡”的宣傳(chuan) 語引發眾(zhong) 議。質疑者認為(wei) ,不放電影的“午休”與(yu) 電影院的初衷不符。倒是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持包容態度,認為(wei) 目前影院嚐試轉型不易,都在尋求新業(ye) 務,這是一次不錯的嚐試。
在經曆了近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後,電影放映行業(ye) 亟待奮起。整個(ge) 行業(ye) 怎樣在國家有關(guan) 扶持政策的幫助下積極開展自救?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建強認為(wei) ,擴充和完善電影院的多功能文化建設,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進入新消費時代影院的生存格局變了
長久以來,電影院經營滯後單一的問題時常被業(ye) 內(nei) 和外界所詬病,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然而,每一座影城都是一座電影文化的基地和堡壘,值得待之以誠、用心經營。
現代經濟與(yu) 傳(chuan) 統商業(ye) 經濟的最大不同,就在於(yu) 它的時空、場景和對象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它需要依據經濟、社會(hui) 、科技的發展,與(yu) 時代文化潮流、消費者的新變化展開積極對話,著意推動文脈傳(chuan) 承和創意應對。
不客氣地說,現在大多數的影城與(yu) 我們(men) 兒(er) 時印象中的電影院,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一張高過人腰的半圓大櫃台外加一個(ge) 小賣部的基本格局未變,隻不過當年賣的是棒冰和雪糕,現在主要賣的是爆米花和冰激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電影院內(nei) 各種買(mai) 賣小吃被叫停,這狀態同幾十年前就愈發相像了,雖然如今賣票的主渠道早已轉移到了網上。
誠然,在互聯網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時期,要想吸引觀眾(zhong) 走進影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這就愈發需要影院改變既有的經營思路,探索創新經營模式,不再將電影院僅(jin) 僅(jin) 看作放映電影的場所。
一些評論家由此提出:影院升級,既需要提升現場觀影服務及周邊配套活動的運營能力,也需要開拓線上、線下觀眾(zhong) 互動的經營理念。比如,定期以主題形式開展影片展映活動,配合主題內(nei) 容進行多媒體(ti) 創意展覽、映前導賞、映後交流沙龍等。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對電影的宣傳(chuan) 和推廣,更好地吸引觀眾(zhong) “入場”。
這些意見和建議,無疑是十分中肯且對位的。同質化經營以及行業(ye) 資源利用率低下,早已是影響影院生存發展的阻礙和命門之一。對於(yu) 任何一家影院來說,按部就班就難見生機,墨守成規就打不開新局,首先必須從(cong) 觀念上進行調整和變革。
進入新消費時代,觀眾(zhong) 的影院體(ti) 驗和審美趣味不再是隻由放映廳和銀幕來限定,而是由它的地理環境、文化屬性、專(zhuan) 門格調和藝術氛圍等綜合元素決(jue) 定。隨著社會(hui) 生活全方位進入“5G時代”,整個(ge) 影院的生存格局正經曆著新的變革與(yu) 迭代——
一方麵,影院傳(chuan) 承的空間範圍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了鑒賞影像特有的環境,除了能夠幫助其完成和實現娛樂(le) 需求和交際功能,還有望潛移默化地重塑其觀看體(ti) 驗和觀賞習(xi) 慣;
另一方麵,觀眾(zhong) 的要求和習(xi) 性也會(hui) 反過來影響影院空間的生產(chan) 和布局,造就雙向同構耦合的新場景。
換言之,影院空間與(yu) 電影觀眾(zhong) 精神生活之間的聯係將越來越緊密。這既是時世遷徙的發展所賜,也是供給和需求雙翼齊飛的結果。電影放映行業(ye) 若能抓住機遇、順勢起飛,很有希望為(wei) 電影放映場所帶來新的生機。
要有隨時迸發活力與(yu) 創造力的綢繆
不過,如果以為(wei) 挖掘電影院的空間場景,僅(jin) 僅(jin) 隻是擴大影院的物理場域,為(wei) 大眾(zhong) 觀影增加一點成色和亮色,那也就錯了。
電影百多年來發展的曆史啟示我們(men) :影院的審美屬性並非一成不變,要緊跟時代發展、完善影院的文化角色,必須持續延伸和擴張觀影之外的各種功能,與(yu) 時俱進地推進消費空間與(yu) 文化空間的融合,擴大電影和影院的衍生價(jia) 值。
一項關(guan) 於(yu) 上海文化消費發展現狀的調查顯示,近年來,新文化消費風起雲(yun) 湧,增長幅度最大、最快的是劇本殺,其他依次為(wei) 極限運動體(ti) 驗、密室逃脫等。僅(jin) 以“美團”2022年5月的數據為(wei) 例,劇本殺同比增長293%,密室增長129%……而對於(yu) 這些與(yu) 電影業(ye) 密切關(guan) 聯的新業(ye) 態,一些民間文化公司早已捷足先登,隻是由於(yu) 受到消防、場地和安全等各種技術規範條件的限製,發展狀況不甚理想。
今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等五部門專(zhuan) 門發布通知,首次將劇本殺、密室逃脫等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娛樂(le) 經營場所納入管理,並將其定性為(wei) “劇本娛樂(le) 活動”。這對於(yu) 現有影院無疑是個(ge) 利好。盡管放映廳、休息室、咖啡廳都可以成為(wei) 這些新業(ye) 態生發的適宜場地,但在專(zhuan) 業(ye) 人才、攝錄設施、複盤播放裝置等行業(ye) 資源方麵,影院具有得天獨厚的曆史積累。可偏偏在這些本屬於(yu) 自己優(you) 勢的運營範圍,影院對這些新業(ye) 態的謀劃和起步遠遠落在後麵,影院文化功能建設與(yu) 拓展的滯後由此可以管窺。倒不是說,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就該是影院的專(zhuan) 利,而是說,麵對層出不窮的新場景、新業(ye) 態、新介質,影院不該置若罔聞、視而不見,特別是在行業(ye) 麵臨(lin) 生存困難的當口。
機會(hui) 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關(guan) 鍵是要有拓展的意識,要有隨時迸發活力與(yu) 創造力的綢繆。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前不久,上海在醞釀改造我國第一家五星級影院“上海影城”的意向時,秉承與(yu) 影迷“無邊界”交流的設計理念,計劃以電影藝術元素為(wei) 特點,發力首映、首秀、首發,擬與(yu) 所在街區聯動深度探索高品質、開放性的城市電影文化空間,努力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創新鏈更好地結合起來,打造電影藝術時尚街區,推動電影產(chan) 業(ye) 聯動發展、文商旅融合發展……這無疑是十分令人鼓舞的,也自然地帶給我們(men) 更多的希望。安常習(xi) 故難免捉襟見肘,放眼世界可能更有機會(hui) 。
需要指出的是,影院的文化功能建設刻不容緩,但切忌一哄而上。鑒於(yu) 我國電影放映行業(ye) 以往的發展經驗,在對影院進行迭代更新之初就需要把這個(ge) 問題提出來。我國目前有影院約12000家(上海就有380多家),如何在不約而同拓展功能的同時,打造各自的特色,營造自己的藍海,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以高度的可識別性和辨認性立身存命?這是決(jue) 定功能建設得失成敗的關(guan) 鍵要素。
“像磁鐵一樣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
幾年前,我曾到西雅圖參觀知名咖啡零售商“星巴克”的創始店所在地,隻見顧客排起的長龍從(cong) 店裏一直延續到大街上,人氣火爆,熱鬧非凡。這讓我真切實在地體(ti) 驗了一把頂級品牌的功能效應。
其實這個(ge) 老店其貌不揚,麵積也隻有幾十個(ge) 平方米,但自20世紀70年代初創辦以來,該店一直專(zhuan) 注於(yu) 售賣自己加工的咖啡豆和自產(chan) 限量版的杯盤紙巾。整個(ge) 店從(cong) 裝修到用具都有識別度極高的專(zhuan) 用配色方案、每周營業(ye) 7天、長期與(yu) 熙熙攘攘的派克魚市為(wei) 鄰。這一切使其獨樹一幟、名聲大噪。現如今,“星巴克”已經在全球82個(ge) 市場,擁有超過32000家門店,成為(wei) 享譽全球的咖啡文化品牌之一。
半個(ge) 世紀以來,這家老店也經曆了多次更新迭代,但維護品牌的自覺意識和價(jia) 值動力最終使它矢誌不移、長盛不衰。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為(wei) 咖啡文化品牌建設樹立了一個(ge) 實實在在的標杆。
當然,更有說服力的榜樣還是在電影業(ye) 業(ye) 內(nei) 。早在20世紀上半葉,歐美地區萌生過“現場影院”的概念,指的是實體(ti) 影院在播放傳(chuan) 統的電影故事片之外,兼容對現場事件(包括歌劇、話語、舞蹈、音樂(le) 會(hui) 演出、體(ti) 育賽事等)的直播或錄播影像。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超高清衛星接收器在大量實體(ti) 影院得到普及,奠定了現場影院發展的基礎。除了先行的歐美地區,日本、韓國等都加入了現場影院的直播項目行列。可直播的節目已日漸多元化,除了歌劇、舞劇、話劇和體(ti) 育賽事等,還可以包括演唱會(hui) 現場、博物館、紀錄片放映等項目。在一些地區,現場影院的票房收入逐年增長,並於(yu)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前達到相對峰值。
格外值得重視的還有電影院本身的文化功能建設經驗。開業(ye) 於(yu) 2000年的Lux Nijmegen影院是荷蘭(lan) 最大、最受歡迎的藝術電影院之一。該影院位於(yu) 奈梅亨市的中心位置,除放映電影之外,還舉(ju) 辦各種與(yu) 戲劇、音樂(le) 、舞蹈有關(guan) 的活動。作為(wei) 荷蘭(lan) 東(dong) 部的電影教育中心,它還舉(ju) 辦專(zhuan) 門針對短片、科學和氣候變化等主題的電影節。這座城市有大量的學生,與(yu) 大多數藝術電影院相比,該場地吸引了更年輕的人群。“這是一個(ge) 非常大的藝術影院,每年吸引很多觀眾(zhong) ,”影院高管皮恩·胡索夫說,“在排片方麵,我們(men) 專(zhuan) 注於(yu) 更多的主題影展,非常多樣化,這使影院變得特別。”
位於(yu) 丹麥奧胡斯的Ost For Paradis影院利用100多年的曆史建築及其特殊氛圍,定位於(yu) “藝術影院和高端市場”結合,每年都舉(ju) 辦多國影展。該影院還與(yu) 丹麥電影學院的相關(guan) 部門和學科合作,每周舉(ju) 行兩(liang) 次專(zhuan) 題放映。更有意味的是,為(wei) 了營造自己的氛圍和品質,影院的咖啡廳不提供爆米花和冰激淩,而是供應高品質的咖啡、葡萄酒和巧克力。刻意、執拗地堅持自己的特色,使之成為(wei) 名聞遐邇的國際影院之一。2021年,同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該影院觀眾(zhong) 人數仍接近65000人次。
這些影院建設各有各的“創始經驗”,無疑值得我們(men) 研究和借鑒。當我們(men) 自覺地把影院文化功能建設同電影需求側(ce) 改革、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的活力複蘇聯結起來,機會(hui) 一定會(hui) 比困難多,辦法也一定會(hui) 比挑戰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