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水塔”青海累計819家公共機構被評“省級節水型單位”
圖為(wei) 青海黃河流域的河流。(資料圖) 張添福 攝
記者7日從(cong) 青海省水利部門獲悉,譽為(wei) “中華水塔”的青海省累計有819家公共機構被評為(wei) “省級節水型單位”。
位於(yu) 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東(dong) 北部是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北部祁連山是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素有“中華水塔”美譽。
但受特殊地理氣候條件影響,該省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開發利用不易、利用效率不高。如青海省經濟相對發達的東(dong) 部湟水流域、西部柴達木盆地水資源量分別隻占全省總量的3.5%和8.4%,青海南部三江源地區、北部祁連山地區人口稀少、經濟總量小,水資源量卻占全省總量的80%以上。
青海省節約用水辦公室對外發布信息稱,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級節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的示範帶頭作用,增強全社會(hui) 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全麵推進節水型社會(hui) 建設,2022年,139家省級行政機關(guan) 和省屬事業(ye) 單位、361家市(州)縣(區)公共機構成功創建節水型單位。
目前,青海省累計有819家公共機構被評為(wei) “省級節水型單位”,全麵完成國家節水行動方案中“省直機關(guan) 及50%以上的省屬事業(ye) 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的目標任務。
據悉,青海省省直機關(guan) 事務局、青海省水利廳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的通知》後,相關(guan) 部門及時組織召開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會(hui) ,並就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的重點難點內(nei) 容,對省直相關(guan) 部門、人民團體(ti) 、高等院校、中央駐青單位等90餘(yu) 家單位進行了培訓和答疑,各單位積極開展創建工作,按時完成了創建任務。
青海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孫國旗此前表示:“下一步,青海節水工作將全麵節約用水,把水資源作為(wei) 最大剛性約束,切實擔負起節約水的主責主業(ye) ,持續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冠名”國家公園 風景這邊獨好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 [詳細] -
“把脈”江源 守護“中華水塔”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長江源區,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高寒缺氧,水係縱橫,人煙稀少,長期處於科研“空白區”。在多次考察基礎上,2012年7月長江委長江科學院等機構組織20多人團隊走進江源,拉開江源科考常態化序幕。[詳細] -
扛牢生態保護責任 全力守護“中華水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