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從小樹立守護“中華水塔”的環保意識

發布時間:2023-02-21 15:58:00來源: 青海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2016年3月,吉尕小學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青少年生態道德教育基地,此後便積極開展三江源國家公園園區青少年生態教育活動,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學科課程及今後的生活中,積極引導學生從(cong) 小處著眼了解環保,從(cong) 小處著手實踐環保,同時還通過培養(yang) 學生的環境意識帶動每一個(ge) 家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不斷帶動親(qin) 朋好友及周邊居民愛護美麗(li) 家鄉(xiang) 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說起帶動親(qin) 朋好友,東(dong) 周紮西校長還向我們(men) 介紹了學校一些頗有成效的做法。每年“蟲草假”期間,學校都會(hui) 製作文明標語告示牌,牌子上或印有“收集垃圾點”或印有“不要亂(luan) 扔垃圾”等提示性文明標語。

  學生們(men) 則負責把這些告示牌拿回家,然後將告示牌安裝在草山周圍用來提醒自己及家人。剛開始時沒人把這些標語當回事,而這時就是“環保小衛士”發揮作用的時刻了,學生們(men) 以身作則,隨手撿起被丟(diu) 棄的飲料瓶、把食品包裝袋收拾好再帶走、將因采挖而被破壞的草皮進行修複等等,每一種行動都透露出他們(men) 對環保的深刻理解。

  在有些村民家中,“環保小衛士們(men) ”的帶頭作用,讓家中的成年人也受到影響,從(cong) 而一起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通過“小手拉大手”能讓更多人關(guan) 注生態環境。據了解,像撿拾隨手丟(diu) 棄的廢棄物這種誌願者活動,從(cong) 第一年30多名學生加入這一活動,間接帶動30多個(ge) 家庭來支持這一活動,逐步擴展,到現在能自覺參與(yu) 的比例達到了50%以上。

  同時,學校還通過生態環境課積極開展以三江源山水為(wei) 主題的繪畫、書(shu) 法、動植物觀測、植物試種等活動來豐(feng) 富學生的課餘(yu) 文化生活,為(wei) 學生們(men) 環保生態教育提供了豐(feng) 富的實踐。

  羅鬆才旦是一名五年級四班的學生,同時也是生態課堂中的“積極分子”。他的偶像是環保衛士傑桑·索南達傑,在他眼裏生態課堂是每個(ge) 人都應該學習(xi) 的“必修課”,在生態課堂他學到了感恩與(yu) 責任。他說:“我因為(wei) 生態課堂更愛我的家鄉(xiang) ,也因為(wei) 生態課堂更加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家鄉(xiang) 的環境,何況我們(men) 身處長江源頭,所以保護好生態環境更是理所應當,希望在今後的生態環境課中能學習(xi) 到更多和環保有關(guan) 的知識。”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