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心盡力守護好綠水青山——記全國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部部長許慶民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問題直接關(guan) 係到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我們(men) 要結合本省實際,探索建立環境要素中新汙染物的分析方法,通過監測,為(wei) 青海省土壤環境保持清潔穩定提供技術支撐……”
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實驗室裏,全國人大代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部部長許慶民正和同事圍繞《青海省新汙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一起討論交流如何建立新汙染物環境調查監測的方法。
“80後”的許慶民,從(cong) 2008年研究生畢業(ye) 進入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以來,長期從(cong) 事土壤和農(nong) 村環境的監測采樣、數據分析評價(jia) 、審核、上報以及各類環境質量報告編製等工作。目前主要從(cong) 事數據審核分析評價(jia) 工作,每年審核各類土壤數據上千個(ge) ,各種環境分析報告報表近百份。一年中,他有半年的時間都在野外采樣,奔波忙碌在田間地頭開展針對性調查研究,從(cong) 樣本采集、分析測試到報告編製,每個(ge) 環節都確保要達到“真、準、全”的標準。
“不是在會(hui) 議室、實驗室、一線部門,就是在采樣、調研、指導、服務的路上。”“就算是休息,思考的也是工作”,這些簡單的話語是同事們(men) 對許慶民勤勉敬業(ye) 、實幹擔當最直觀的評價(jia) 。
“苦點累點不要緊,要確保采樣進度和采樣質量。”在野外工作,許慶民時而出現在山間林地,時而躬身在田間地頭。有時為(wei) 采集一個(ge) 土壤樣品,他和同事們(men) 早出晚歸、連續作戰,鞋上沾滿了泥土,汗水濕透了衣服,完成了一批批土壤樣品采樣、製備及流轉工作。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許慶民還會(hui) 花更多時間走訪調研基層生態保護情況,耐心答複群眾(zhong) 谘詢問題,收集整理相關(guan) 意見。
“多年來,生態環境監測從(cong) 環境保護的‘耳目’‘哨兵’,逐步發展成為(wei) 環境管理的‘基石’和‘生命線’,為(wei) 生態環境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這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心中也有了更大的希望。”正是基於(yu) 此,許慶民聚焦服務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和擔當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jue) 策參謀,強化基礎保障,提升支撐作用。2022年,許慶民參與(yu) 編製完成《青海省典型行業(ye) 周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實施方案》《青海省區域土壤環境監測調查實施方案》兩(liang) 個(ge) 技術專(zhuan) 項方案,順利通過國家技術審查並獲得中央土壤汙染防治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同時,主持編製完成《青海省“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完成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麵采樣、青海湖監測等多項涉生態環境專(zhuan) 項監測等,先後答複30餘(yu) 項技術標準或技術文件的意見征求。
近日,許慶民工作的日程排得很滿,參加各類會(hui) 議、開展項目謀劃和協調組織、編寫(xie) 環境分析報告……忙完一天的工作,許慶民打開筆記本,在代表建議下又補充了三五行字,為(wei) 赴京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做著準備。
“作為(wei) 一名新當選的、來自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的基層代表,能夠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我內(nei) 心十分激動,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許慶民看來,人大代表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光榮的稱呼,更是一個(ge) 為(wei) 民代言的崗位和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談到履職,許慶民坦言:“生態文明建設,關(guan) 係人民福祉,關(guan) 乎民族未來。我將充分做好調研工作,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忠實代表人民利益,積極為(wei) 環境保護事業(ye) 發聲呼籲。同時,將結合自身工作,鼓足幹勁、明確目標,以實際行動做好生態環境監測這一基礎工作,為(wei) 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持續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詳細] -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移交問題 已追責問責近2900人
20日,6省份和2家央企公開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問責情況。陝西省對16個責任單位、101名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涉及鹹陽市推動解決大氣汙染突出問題不力、渭南市潼關縣雙橋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等。[詳細] -
【西藏觀察】生態與經濟共贏草原上的振興之路
羌塘草原、邦達草原、帕裏草原……在西藏廣闊的大地上,草原總麵積達12.01億畝,占全區國土麵積的66.5%,約占全國草原麵積的3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