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迎初春“賞花季” 黃河穀地杏花爭豔
圖為(wei) 田間地頭的杏花。 張添福 攝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青海黃河流域杏花、梨花,西藏林芝桃花、昌都杏花……眼下,氣溫回暖,青藏高原多地先後迎來初春“賞花季”。
圖為(wei) 枝頭的杏花。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一支樂(le) 隊在杏花林表演。 張添福 攝
4日,2023年山水化隆第七屆杏花文化藝術周在青海省海東(dong) 市化隆縣群科鎮舉(ju) 行。
記者在當地看到,碧玉般的黃河穿過群科小鎮,岸畔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杏花朵朵,一派高原初春的生機景象。
圖為(wei) 杏花。 張添福 攝
與(yu) 此同時,當地設計多條賞杏花、體(ti) 驗黃河文化的路線,邀遊客踏青賞花,體(ti) 驗當地生態和文化資源。
“最是一年春光好,十裏杏花迎賓朋。”化隆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李照本表示,近年來,當地堅持生態優(you) 先,依靠化隆獨特資源和優(you) 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全力推進文旅融合,有效推動了全縣優(you) 勢資源集約開發、深度融合,“天上黃河·山水化隆”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圖為(wei) 民眾(zhong) 在杏花林彈琴。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民眾(zhong) 在杏花林彈琴。 張添福 攝
李照本說,本次活動以“天上黃河·山水化隆”為(wei) 主題,依托豐(feng) 富獨特的黃河旅遊資源和民俗資源,以高原早春獨具魅力的杏花景觀和拉麵文化為(wei) 基底,以賞花、休閑、運動、競技、民俗等為(wei) 重點,組合推出有吸引力、參與(yu) 性強、創意新的文化體(ti) 驗、文藝演出、射箭體(ti) 驗、主題展覽、徒步踏青、花兒(er) 演唱、特色產(chan) 品展銷、全民歡樂(le) 彩色跑等係列旅遊活動,旨在打造“全省春季最佳旅遊目的地”。
圖為(wei) 枝頭的杏花。 張添福 攝
圖為(wei) 枝頭的杏花。 張添福 攝
來自青海西寧的古力在杏花林撫琴,“我特意來到這邊,在杏花林彈古箏,畫麵很美。花間彈琴本身是一種享受,希望也能感染踏青賞花的遊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問到底丨黃河全域禁漁 母親河如何重現生機?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裏,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廊道,孕育了許多特有的水生生物物種。[詳細] -
大型生態情景音畫《從黃河到長江:民族音樂巡演》收官
先後在西寧、上海、南京、寧波等地完成展演的“守護三江源”大型生態情景音畫――《從黃河到長江:民族音樂巡演》3日晚在江西南昌收官。 [詳細] -
青海:前十年投536億元構建黃河流域水利工程骨架
據悉,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黃河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青海省水利廳副廳長王永祥表示,黃河保護法將於4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將牢牢抓住黃河治理保護主要矛盾,用法治力量守護好母親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