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環境日 各地開展多種形式活動
今天(6月5日)是“六五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連日來,各地通過多種形式宣傳(chuan) 綠色低碳等理念,倡導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動員大家積極投身建設美麗(li) 中國。
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山東(dong) 省政府在濟南市聯合舉(ju) 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新修訂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wei) 規範十條》等,引導全社會(hui) 踐行綠色低碳生產(chan) 生活方式。
青海今天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活動,包括在黃河上遊龍羊湖南岸開展5年共4000畝(mu) 的生態環境修複和草地生態係統修複等內(nei) 容。在湖北宜昌,數百名誌願者近日來到長江岸邊,清理雜物垃圾。在長江巫山段,學生們(men) 登上生態環境監測船,與(yu) 工作人員一起進行長江水質監測取樣。江蘇組織群眾(zhong) 參觀長江水源地保護區,了解江豚、刀魚等保護成效,倡導大家參與(yu) 到長江水生態環境保護當中。浙江淳安、安徽歙縣等地的少年環保先鋒隊通過開展增殖放流各類魚苗等活動,參與(yu) 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
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在河北雄安、江西宜春,今天舉(ju) 行了健步走、騎行等活動。湖南長沙舉(ju) 辦環保創意小課堂,邀請市民學習(xi) 節水盆栽養(yang) 殖、廢舊物品製作等內(nei) 容。
天津、陝西等地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向大家科普濕地的生態功能和保護修複濕地的重要作用。黑龍江穆棱的林業(ye) 部門還免費為(wei) 誌願者提供近2000斤草木樨種子,為(wei) 荒山荒灘增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擁有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是人們的共同心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詳細] -
拉薩市舉行環境日公眾開放活動
近日,拉薩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自然資源局等市直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在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參加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 [詳細] -
繪就河暢水清新畫卷——山南市著力推進河湖治理工作
近年來,山南市緊緊圍繞河湖有效治理這條主線,多措並舉、標本兼治,針對在河湖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不斷夯實河湖管護基礎,確保河湖水質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