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各學校食堂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

黃苗 發布時間:2020-09-27 08:40:00來源: 西藏商報

圖由拉薩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為(wei) 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確保餐飲行業(ye) 安全,根據城關(guan) 區疫情指揮部相關(guan) 工作計劃要求,近日, 拉薩市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從(cong) 轄區抽出18家食品經營單位的135名從(cong) 業(ye) 人員免費進行核酸檢測。

  據了解,此次免費核酸檢測服務重點檢查對象是餐飲單位采購人員和與(yu) 外界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檢測過程中,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派出兩(liang) 名執法人員協助醫療單位采樣,並為(wei) 拉百公司和城關(guan) 區五保集中服務中心提供上門采集服務。經過兩(liang) 天的檢測, 食品經營單位核酸檢測咽拭子采樣已全部完成,且檢測結果皆為(wei) 陰性。

  城關(guan) 區市場監管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為(wei) 食品經營單位提供的免費核酸檢測服務,一切費用由政府部門出資,市場商戶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通過開展現場核酸檢測,不但讓餐飲單位從(cong) 業(ye) 人員的健康得到了保證,也讓廣大市民在進餐時多了一份保 障。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強農(nong) 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等重點場所環境衛生管理和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讓市民群眾(zhong) 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各學校食堂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

  為(wei) 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連日來,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校園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進行專(zhuan) 項檢查,有效預防和控製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積極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開展製止餐飲浪費和食品安全的宣傳(chuan) 活動,確保廣大師生飲食安全。記者 央金卓瑪

  近日,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25家學校及校園周邊38家食品經營單位(含學校食堂)進行了秋季食品安全專(zhuan) 項檢查。對餐飲服務單位“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落實情況、從(cong) 業(ye) 人員健康管理、食品留樣及加工製作過程、設備設施維護及餐飲具清洗消毒等內(nei) 容進行了檢查。此外,在食品銷售環節,對校園內(nei) 部食品經營者資質是否齊全、進貨查驗製度是否落實到位、食品貯存是否達到要求、有無煙草廣告、有無出售假冒偽(wei) 劣、過期變質食品等情況進行了檢查。

  經過檢查發現,轄區25家學校及托幼機構整體(ti) 情況較好,各學校能夠嚴(yan) 格履行主體(ti) 責任,對校內(nei) 食品銷售經營者進行嚴(yan) 格管理。但在檢查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部分學校學生餐留樣不足48小時、“三防”設施不到位、索證索票不完善等。針對存在的問題,執法人員當場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講解與(yu) 指導,並責令及時督促整改。

  同時,拉薩市市場監管局要求各縣(區)積極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教育部門,聚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力爭(zheng) 到今年底,建設完成率達到50%以上。對已具備條件的,在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zhuan) 項檢查中盡快利用“互聯網+明廚亮灶”係統對學校開展網上巡查,嚴(yan) 格原料溯源把關(guan) 、設施設備管控、人員行為(wei) 糾偏管理,及時發現問題並落實督促整改。

  嚴(yan) 格督促為(wei) 學校供餐的集體(ti) 用餐配送單位推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並向供餐學校展示,落實食品安全責任險製度。學校食堂實施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製,實施學校相關(guan) 負責人陪餐製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健全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製度,明確各崗位食品安全責任,定期開展校園食品安全自查,並嚴(yan) 格落實食品安全自查報告、落實整改製度,實施校園食品安全風險管理。

  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以校外供餐單位及校園周邊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為(wei) 重點,實施全覆蓋檢查,依法從(cong) 嚴(yan) 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wei) 並主動向社會(hui) 公開。

  此外,各縣(區)市場監管部門廣泛開展製止餐飲浪費和食品安全的宣傳(chuan) 活動。要求學校食堂加強食品原料控製的同時,根據學生人數合理購進食材,避免食材因貯存時間過長腐敗變質浪費。學校在食堂醒目位置張貼節約標識,引導學生按需用餐,深入推進光盤行動。加大宣傳(chuan) 力度,指導各校加大疫情防控、重點食品風險管理和食品安全科普等知識宣傳(chuan) 。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