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鍋”不能隻由青少年來背
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12日報道,今年暑假,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ti) 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其中對裸眼視力的考查成績分為(wei) 三檔,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2分。對此,長治市教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考生最後得分差距並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ge) 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ti) 育鍛煉、保護視力。”
盡管將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的政策善意、良苦用心,確實顯而易見——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ti) 育鍛煉、保護視力,同時,納入中考的計分分值也有限,但這一做法仍引發不少爭(zheng) 議和質疑,比如有網友表示“視力受方方麵麵的影響,不是說改善就能改善的”“孩子們(men) 上學夠辛苦了,視力不好了還要被扣分?”“2分不重要嗎?1分都可能差出很多人”……這些質疑針對的其實並不是政策的導向和引導作用,也並非公眾(zhong) 不認同青少年保護視力的重要性。而是因為(wei) 這一做法可能會(hui) 給許多考生,尤其是那些視力不好的考生,帶來某種“不公平”甚至委屈感。
比如近視成因十分複雜,有人可能是先天性遺傳(chuan) ,也有人可能是因為(wei) 意外傷(shang) 害,一刀切同一考察標準,難免會(hui) 遭人詬病。即便大多數人是因後天不正確用眼導致近視,板子也不能都打在學生和家長身上。而上述政策容易無形中將造成學生近視的原因歸咎於(yu) 學生自身或者家長,沒有同時體(ti) 現學校乃至教育主管部門應承擔起的責任。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yi) 。教育部不久前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與(yu) 2019年底相比,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青少年近視狀況如此嚴(yan) 峻,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囿於(yu) 應試教育升學製度,導致中小學生普遍學業(ye) 負擔過重、壓力過大,缺乏體(ti) 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此現實語境下,近視的“鍋”顯然不能完全由學生來背。
“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引發爭(zheng) 議的關(guan) 鍵,不在於(yu) 這一政策做法本身是否公平合理、必要可行,而在於(yu) 如何才能根本有效改變青少年普遍近視的狀況——究竟是更應該“考”學生,還是更應該“考”學校、教育主管部門?或者說,在學生自身、家庭與(yu) 學校、教育部門之間,究竟誰才更應該對青少年普遍不佳的視力狀況更有責任,進而更有作為(wei) ?
2018年,教育部等多部門出台的《綜合防控兒(er) 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要將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ti) 近視率和體(ti) 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對兒(er) 童青少年體(ti) 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那麽(me) 時下,各地對這一實施方案的落實情況如何?如果隻是簡單地將考核和責任下移,以考核應對甚至應付考核,不僅(jin) 完成不了工作任務和目標,還可能引發新的輿情和負麵效應。
不難看出的是,要想真正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視,還需嚴(yan) 格“考”政府——將相關(guan) 防控保護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並切實問責,才是真正的關(guan) 鍵所在。如果能真正做到這一點,“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才是真正公平合理、現實可行的,否則,僅(jin) 靠“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可能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yi) ,而所謂“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ti) 育鍛煉、保護視力”等想法,也隻能是看起來挺美。
青少年的視力問題,絕對是個(ge) 大問題,也應該是各方積極努力去改變、改善的問題,但這種改變和改善,應該是科學的,應該建立在充分尊重、傾(qing) 聽民意的基礎上,切忌簡單粗暴、“拍腦袋”和“一刀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舉辦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項目評審
脫下軍裝,從軍營到地方,既要轉身,也要轉崗,他們中的不少人踏上了創業的征程,繼續為家鄉的發展建設作出貢獻。[詳細] -
孩子們的“希望小課堂”
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共青團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領域。[詳細] -
李雪琴受追棒 顛覆了名校高材生的“精英人設”
最近,隨著脫口秀的大火,我的朋友圈裏忽然多了好幾位李雪琴的粉絲。高材生選擇另類職業道路,也能給這些行業本身帶來革新性力量。[詳細] -
糾偏追求升學率傾向 需全社會共同參與
近年來,糾正片麵追究升學率傾向,樹立科學教育觀、正確政績觀,早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