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當班主任一年後:帶的班文化課挺好
誰也沒想到,新學期開學一個(ge) 多月,教育圈裏頻頻上熱搜的關(guan) 鍵詞竟是“體(ti) 育”。近日,青島一所初中安排體(ti) 育老師當班主任,遭家長質疑,教育部則公開力挺,並在相關(guan) 通知中明確“將體(ti) 育科目納入中考計分科目,並逐步提高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
那麽(me) ,體(ti) 育老師到底能不能當好班主任?
早在去年11月,錢江晚報就曾報道過一位剛當班主任的體(ti) 育老師的故事,她麵對家長們(men) 的疑慮,搞定了班裏特殊學生。當時,#體(ti) 育老師能不能當班主任#這一話題,也隨之衝(chong) 上微博熱搜前十,引起全網討論。
一年過去了,這位體(ti) 育老師班主任工作做得怎麽(me) 樣?昨天,錢報記者再次見到了她——杭州風帆中學806班班主任蘇芷嫣。
一不留神
她成了“風一樣的女子”
每次下課鈴響,蘇老師就會(hui) 提前準備好,從(cong) 教學樓1樓的體(ti) 育組辦公室出門,半分鍾後,蘇老師就小跑著出現在4樓806班教室門口。
她笑著說:“不跑不行啊,處理班級事務必須講時效性,下課隻有10分鍾,同學們(men) 還需要2分鍾做課前準備,如果我要和某個(ge) 同學溝通,隻能靠抓緊爬樓梯,擠出5分鍾。”
在學生眼中,蘇老師大概率是全校班主任中在課餘(yu) 時間與(yu) 他們(men) 照麵最頻繁的。
但其實,蘇老師一天的教學工作基本都是滿的,她解釋說:“體(ti) 育課作業(ye) 有一點好處,作業(ye) 檢查落於(yu) 體(ti) 育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占據課餘(yu) 時間,老師少了作業(ye) 批改的環節,課後空餘(yu) 時間還算比較多,所以我能有更多時間去處理班級事務。”
蘇老師爬樓梯,除了見學生,有時是為(wei) 了去見其他學科的老師——去年這個(ge) 時候,蘇老師剛參加工作,也是第一次做班主任,會(hui) 天天追著班裏幾位文化課老師跑,了解全班的學習(xi) 進度、考試成績和提分方法。一年多過去,她的這個(ge) 習(xi) 慣依舊沒改變,上午第一節課之前,她會(hui) 雷打不動跑到4樓辦公室,向各科老師了解近況。現在,任課老師每次考試後,已經會(hui) 第一時間主動跟她反饋。
別樣教育經
激將法內(nei) 容是跑圈
一年多下來,蘇老師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班裏學生的脾氣,我現在都摸透了,他們(men) 最喜歡聽故事,用比較放鬆的方式跟他們(men) 交流,明顯更能聽進去。”
比如,和學生們(men) 講糧食節約時,蘇老師會(hui) 結合自己的故事,講講自己暑假到西部去旅遊,發現即使是五星級標準的酒店,飯菜也隻有饅頭配粥。“這說明地區間存在貧困差距,你們(men) 隨手倒掉的飯菜,可能是其他人一天的食物。這之後引出糧食問題,學生們(men) 就記得很牢。”
當了一年多班主任,蘇老師也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去年剛帶班時,她把規矩做在前麵,立下了班規和一係列量化評分標準。但到了這學期,蘇老師決(jue) 定,取消量化評分,也不再實行硬性班規。
蘇老師解釋說,初一剛入學時,她班裏的小家夥(huo) 們(men) 還和小學生差不多,哪怕上課老師站在教室,也經常吵鬧。但現在,班規成了約定俗成的默契,而且進入初二,同學們(men) 進入青春期,更在乎麵子了,量化評分的表格顯得過於(yu) 冷冰冰。出於(yu) 對同學們(men) 的信任,她決(jue) 定取消這些硬性規定,改為(wei) 獎勵機製。
翻開她的工作筆記,裏麵密密麻麻記錄了每個(ge) 學生的薄弱環節,還會(hui) 按不同學科進行區分,比如數學計算錯誤、語文閱讀薄弱、書(shu) 寫(xie) 不規範、知識點記背不清等。筆記內(nei) 容,有些是來自學生自己的反思,有些是任課老師的反饋,還有她自己的觀察。蘇老師把這些信息記下來,找每個(ge) 同學談話時約定,如果下次考試能克服其中的小問題,就實現一個(ge) 心願。比如體(ti) 育課上的一次免跑權,比如一起打一場球等。
有一次和同學談話,蘇老師為(wei) 了激勵學生,使出激將法——“如果你能做到,我就繞操場跑5圈!”被班主任一激,這名學生後來考試真的達成目標,蘇老師也二話不說,立馬下樓跑圈去了。這樣的辦法,還真的隻有教體(ti) 育的班主任才能做到。現在,蘇老師帶的806考試總分基本穩定在年級前三。
去年家訪中,有家長對體(ti) 育老師當班主任表達過擔憂,但蘇老師認真負責的表現,讓家長們(men) 心服口服。現在和家長溝通,她主要會(hui) 聊孩子的學習(xi) 狀態,“家長配合也很好,不再有質疑擔憂的聲音,除了我向他們(men) 反饋近況,家長也經常跟我溝通孩子在家的學習(xi) 情況,這一年下來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體(ti) 育被正視
但偏見的改變還需要時間
“體(ti) 育老師做班主任,其實真的挺合適,我覺得以後會(hui) 是大勢所趨。除了相對文化課老師空餘(yu) 時間多一些,體(ti) 育老師這個(ge) 身份,也讓學生和班主任少了距離感。”蘇老師說,她班上學生就很願意和她交流。
“學生如果成績不好,或者某門課比較薄弱,就不太敢和這個(ge) 學科老師溝通,怕老師拿成績或排名說事。”蘇老師分析說,“我和他們(men) 聊天,首先關(guan) 心學生本身,先聊近況,問問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問題,不會(hui) 一上來就問‘怎麽(me) 退步了’‘為(wei) 什麽(me) 不專(zhuan) 心’。”
“一個(ge) 老師有沒有資格當班主任,與(yu) 他所任教的學科沒有必然聯係。”蘇老師說,就比如她是體(ti) 育老師,但去年剛接班的時候,806班運動會(hui) 排名差不多倒數,“我會(hui) 調侃說,你們(men) 一點也不像體(ti) 育老師教出來的。我們(men) 班學生也打趣說,‘老師我們(men) 班有你就夠了呀,你強我們(men) 弱,這是一個(ge) 互補。’”
被逗樂(le) 的同時,蘇老師也覺得學生們(men) 的回答有些道理,“我覺得,‘班主任效應’可能的確有影響,但不代表某個(ge) 學科老師帶班,這個(ge) 學科就一定好。每個(ge) 班學生的能力特點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班主任的工作重心還是在於(yu) 班級管理,主要看老師對學生上不上心。”
雖然已經收獲班級家長的認可,但蘇老師不得不承認,對於(yu) 體(ti) 育老師當班主任的偏見,還是存在。“大家常說‘數學是體(ti) 育老師教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是反映了一種現象。”
關(guan) 注到教育部關(guan) 於(yu) 體(ti) 育教育的新聞,她的第一反應是很高興(xing) , “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體(ti) 育學科,但這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需要我們(men) 體(ti) 育老師做出成績,也需要家長慢慢‘消化’,一起破除刻板印象。”
記者手記
蘇老師這一年多的班主任經曆和成果,至少破除了我們(men) 對班主任的兩(liang) 個(ge) 刻板印象:一是體(ti) 育老師當不好班主任;二是班主任教哪門課,這個(ge) 班哪門課學得好。教體(ti) 育的蘇老師,她帶的班文化課穩居年級前三,運動會(hui) 上的表現倒是一度年級墊底,新學期才進步到年級前四。教育部這次力挺體(ti) 育老師當班主任,我在她的身上,找到了最有力的論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國考報名過審人數超85萬 熱門崗位競爭超"兩千選一"
22日晚間,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布了2021年度國考報名最新統計數據。這其中,報名競爭最激烈的崗位來自廣東東莞。[詳細] -
網絡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化生活”
在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跨越數字設備—數字技能—數字思維三道坎,其中是否掌握數字技能、是否具備數字思維主要靠老年人主觀努力。[詳細] -
年輕的“白楊”們將論文寫在華北大地
毛白楊團隊研究人員淩晨4點就要起身前往毛白楊林地進行采樣、設置試驗、測定各項指標,並及時對試驗數據分析、討論,夜間的試驗、監測有時還要持續到第二天淩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