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精準扶貧的“天津之路”
一頭連著產(chan) 業(ye) ,一頭連著學生,職業(ye) 教育被視為(wei) 教育扶貧中的“排頭兵”。作為(wei) 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現代職業(ye) 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的直轄市,天津近年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雲(yun) 南等地不斷探索職教精準扶貧的新思路,“一地一策”“一項目一招數”,紮實地鋪設出一條全方位服務於(yu) 中西部地區職業(ye) 教育發展的“天津之路”。
天津與(yu) 和田師生“同上一堂課”
從(cong) 位於(yu) 新疆西南部、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南側(ce) 邊緣的和田地區到天津,幾乎從(cong) 東(dong) 到西橫跨了中國。
對和田這個(ge) 被稱為(wei) 古“絲(si) 綢之路”璀璨明珠的地方,天津交通職業(ye) 學院教師趙宏的第一印象卻不太美好。當時他和其他援疆隊員剛剛走下飛機,原本陽光明媚、晴空萬(wan) 裏的天空突然黃沙肆虐,讓人睜不開眼睛,“吃了一嘴沙子”,他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
這種“沉重感”在他到和田職業(ye) 技術學院報到時達到頂峰。站在校門口,看著這座位於(yu) 玉龍喀什河畔的新建學校,趙宏心情很複雜。這所即將迎來新生的學校,基建還沒有完工,到處是工程廢土和揚沙,路麵沒有硬化,教室沒有桌椅,學生宿舍、實訓車間、辦公場地裏空空如也。
而這所學校的建成在當地具有裏程碑的意義(yi) 。這是和田地區第一所高等職業(ye) 院校,在天津援疆“十三五”重點規劃項目中,這座學校的建設是耗資最大的,它的落成將填補天津教育援疆全鏈條中,高等職業(ye) 教育空缺的那一環。更重要的是,當地對發展高等職業(ye) 教育的需求迫切,人們(men) 期待著通過教育解決(jue) 代際貧困和文化滯後的一係列問題。
趙宏被任命為(wei) 學院工程技術係主任,他到任時距新生報到隻剩下16天。當時,全係專(zhuan) 職的專(zhuan) 業(ye) 課教師隻有兩(liang) 人,另外7名專(zhuan) 業(ye) 課教師都是學校其他職能部門過來兼任的教師,別說教研,就連開會(hui) 都常常湊不齊人。
趙宏找到每位教師促膝談心,了解每個(ge) 人的特點和特長,快速分工,組建了係部。而他自己從(cong) 製訂教學計劃開始,研究設計實訓中心、安排教師培訓,甚至連打掃衛生等都要自己幹,他自嘲身兼係主任、教研員、實訓教師、宿管員、保潔員等多重身份,忙得像隻停不下來的陀螺。
以“院包係”的方式,實現“優(you) 質基因嫁接與(yu) 全程監控”,是天津為(wei) 和田職業(ye) 技術學院打造的幫扶方案的主要思路。天津職業(ye) 大學旅遊管理學院院長褚傑被任命為(wei) 和田職業(ye) 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參與(yu) 主持了這所學校的籌建。“我們(men) 把天津職業(ye) 大學的辦學模式當作範本,但絕不是簡單複製。”褚傑說。
趙宏每天上下班時都會(hui) 在學校門口的主幹道路口多停留10分鍾。“我是想統計和田路上行駛的車輛都是什麽(me) 品牌、什麽(me) 類型。”趙宏根據統計出的數據,對課程計劃作出修改,並建議學校開設汽車鈑金修複新專(zhuan) 業(ye) ,“我想把天津交通職業(ye) 學院汽車專(zhuan) 業(ye) 的資源全部‘搬’到這裏,當然也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調整。”
就這樣,來自天津市多所高職院校優(you) 質學院的教師,通過一次次調研論證,為(wei) 和田“量身定做”了一所有“天津印象”的全新職業(ye) 學院。
學校的大樓建好了,設備逐步添置完成,但如何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成為(wei) 幫扶團隊最關(guan) 注的問題。他們(men) 想出了“派、送、請、聯”4種方式,先從(cong) 天津7所職業(ye) 院校中選派一批教師赴和田實地幫扶;再從(cong) 和田選送教師到天津4所高職院校參加係主任、專(zhuan) 業(ye) 帶頭人、骨幹教師和管理幹部培訓;天津一批批職教專(zhuan) 家也紛紛被邀請到和田進行職教理念、規劃設計、專(zhuan) 業(ye) 建設、人才培養(yang) 等指導交流。隨著津和兩(liang) 地結成長期幫扶對子,津和師生“同上一堂課”也即將變為(wei) 現實。
如今,和田職業(ye) 技術學校已成為(wei) 當地職業(ye) 教育的龍頭校,目前正在籌建二、三期工程,同時聯合和田地區中等職業(ye) 學校、和田技師學院,打造2000畝(mu) 的職業(ye) 教育園區。褚傑高興(xing) 地看到,當初的設想正在變成現實,“真正實現了從(cong) ‘輸血’到‘造血’”。
從(cong) “有啥給啥”到“缺啥補啥”
坐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教室裏,來自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年輕人楊國慶覺得一切都很新鮮。他在當地開了一家駕校,想讓更多鄉(xiang) 親(qin) 學會(hui) 開車、開拖拉機,“學點技術,視野更開闊一些”。
聽說有個(ge) 創業(ye) 致富帶頭人培訓班能到天津的學校去培訓,他是為(wei) 數不多幾個(ge) 主動報名的,“我們(men) 觀念太落後了,要出來長見識”。他對電商很感興(xing) 趣,當地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根本找不到電商人才,楊國慶琢磨著來學點東(dong) 西,讓家鄉(xiang) 的核桃、牛羊肉能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黃南州就業(ye) 局的一位官員感慨,為(wei) 了組織這樣一期50人的致富帶頭人培訓班,費了很大力氣,“一兩(liang) 年都沒組織起來”。
原來,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百姓寧願守著家門口的土地受窮,也不願意離開家鄉(xiang) 。因此參加這次培訓,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車,來到沿海城市,他們(men) 發現吃的蔬菜都是從(cong) 未見過的,“連馬路邊的樹都叫不上名字”。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wei) 他們(men) 精心準備了科學培訓方案,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麵作了細致且有針對性的安排,力求真正滿足培訓每一個(ge) 學員的需求。該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張興(xing) 會(hui) 期待,這些帶頭人能用在天津學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帶動身邊更多的人,真正成為(wei) 激活當地經濟、拉動創業(ye) 致富的“火車頭”。
與(yu) 之類似的,天津市發揮職業(ye) 教育示範區的資源優(you) 勢,抓住職業(ye) 教育鏈條中的關(guan) 鍵環節——師資,專(zhuan) 門麵向中西部教師開展了立體(ti) 化培訓。在“麵向校長、專(zhuan) 業(ye) 帶頭人、骨幹教師、管理人員”的培訓項目中,形成了專(zhuan) 業(ye) 帶頭人領軍(jun) 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訓、優(you) 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卓越校長專(zhuan) 題研修等八大模塊,通過跟蹤回訪,受訪教師的滿意度達98%以上。
國家中西部地區職業(ye) 教育師資培訓中心的總部服務平台設在天津機電職業(ye) 技術學院,建有數十個(ge) 理實一體(ti) 的培訓基地,開發了近百個(ge) 實訓模塊,可同時為(wei) 400名學員提供培訓服務,確立了“菜單式”“定製式”和“標準模塊式”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模式。
天津市教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這種幫扶是從(cong) “有啥給啥”轉變為(wei) “缺啥補啥”,從(cong) “授人以魚”轉變為(wei) “授人以漁”。
多元聚力 用教育改變人生
職業(ye) 教育緊貼時代發展的脈搏,與(yu) 產(chan) 業(ye) 聯係最為(wei) 緊密,因此職業(ye) 教育的幫扶離不開區域經濟發展,更離不開行業(ye) 和企業(ye) 的支持。
為(wei) 此,天津市教委成立了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多方溝通機製,利用職業(ye) 教育集團、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國家中職改革發展示範校、國家重點中職學校等優(you) 質教育資源,實施“一區一方案”“一校一方案”,在區域規劃、聯合招生、專(zhuan) 業(ye) 建設、技能大賽、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設等方麵進行全方位扶持共建。
目前,已集合了天津中高職院校、職教集團以及一汽大眾(zhong) 、豐(feng) 田等20多家企業(ye) ,與(yu) 中西部地區開展結對職教扶貧。
比如,天津交通職業(ye) 學院與(yu) 比亞(ya) 迪、行雲(yun) 科技、京東(dong) 等企業(ye) 共同合作,對雲(yun) 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專(zhuan) 進行新一輪的精準幫扶,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方案建設、課程標準建設、實訓和師資建設、訂單培養(yang) 等方麵對汽車運用和物流服務與(yu) 管理兩(liang) 大專(zhuan) 業(ye) 群6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進行係統幫扶;天津醫學高等專(zhuan) 科學校與(yu) 青海衛生職業(ye) 技術學院合作組建醫學影像技術專(zhuan) 業(ye) 青海班,目前已實施了6屆,培養(yang) 青海學生260餘(yu) 名,就業(ye) 率達100%。
天津市北辰區職業(ye) 技術學校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學生畢業(ye) 後回到和田,總被各幼兒(er) 園“預定一空”。不久前,學校還收到了學生家長艾克木·伊敏的一封感謝信。
艾克木·伊敏是和田的一位農(nong) 民,他的3個(ge) 孩子先後在北辰職專(zhuan) 上學。現在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已通過自治區教師招聘考試,成為(wei) 人民教師,小兒(er) 子也在該校學習(xi) 。他在信中說,由於(yu) 黨(dang) 的好政策,他的3個(ge) 孩子才能夠成為(wei) 村子裏僅(jin) 有的來過內(nei) 地並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輕人。
因為(wei) 教育,艾克木·伊敏一家的命運改變了。更讓他高興(xing) 的是,孩子告訴他,一定要努力工作,回報社會(hui) 、回報國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補產業短板 育職教優勢——天津幫扶河北承德走穩定脫貧之路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背景下,天津與承德攜手,共同編製實施《天津市扶貧協作及對口幫扶河北省承德市規劃(2016—2020年)》,謀劃扶貧協作項目126個,總投資352.76億元。[詳細] -
“專升本”熱:給掌聲同時需改進
今年專升本全國擴招人數32.2萬人,這給高職學生拓展了升學空間。但如果繼續擴招,就需要充分考慮接收學生的本科院校的擔心和輸出學生的高職專科院校的擔憂。[詳細] -
淺談中職院校教學中的職業素質教育
根據適應社會發展的教學目的,中職院校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還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詳細] -
中職教育助力少數民族學生發展
2016年起,國家啟動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以職業教育和培訓為重點,以就業脫貧為導向,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發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