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高校學科建設 將迎全麵“體檢”

發布時間:2020-11-05 08:51:00來源: 人民日報

  如何評價(jia) 高校學科建設整體(ti) 水平?破除“唯學曆、唯職稱、唯論文、唯獎項、唯帽子”在學科評估中如何體(ti) 現?為(wei) 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精神,教育部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簡稱《工作方案》),擬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為(wei) 高校學科建設做“健康診斷”。

  在評估指標體(ti) 係設計上,《工作方案》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wei) 根本標準,以“質量、成效、特色、貢獻”為(wei) 價(jia) 值導向,以“定量與(yu) 定性評價(jia) 相結合”為(wei) 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頑疾為(wei) 突破口,在保持一級學科整體(ti) 水平評估基本定位和評估體(ti) 係框架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yang) 中心地位,堅決(jue) 破除“五唯”頑疾,改革教師隊伍評價(jia) ,突出質量、貢獻和特色。

  學科評估,是指自2002年開始,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和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ang) 學科目錄》,對全國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ti) 水平評估,旨在反映我國高校學科建設總體(ti) 水平和階段性進展,以評促建、以評促升,推動我國學科建設整體(ti) 水平和研究生培養(yang) 質量不斷提升。自2002年以來,我國已組織開展4輪學科評估。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認為(wei) ,學科評估對高校學科建設發揮著重要的“指揮棒”作用。一流的學科建設是長期的、係統性工程,學科評估是對高校學科建設行之有效的周期性檢驗,高校通過評估查找短板與(yu) 不足,推進學科建設戰略謀劃和係統布局,優(you) 化學科資源配置,深化內(nei) 涵建設,促進學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第五輪學科評估將‘聚焦立德樹人’放在了第一原則,並在具體(ti) 指標中突出了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核心地位,凸顯了學科建設支撐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作用。引導立德樹人貫穿到整個(ge) 辦學過程,完善和調整了相關(guan) 二級指標的評價(jia) 內(nei) 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課程和教學體(ti) 係建設、科研育人水平等關(guan) 鍵指標。”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旗煌表示。

  學科評估在破“五唯”方麵有哪些具體(ti) 舉(ju) 措?教育部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堅持以立促破,破立結合。評價(jia) 教師不唯學曆和職稱,不設置人才“帽子”指標,避免以學術頭銜評價(jia) 學術水平的片麵做法。評價(jia) 科研水平不唯論文和獎項,設置“代表性學術著作”“專(zhuan) 利轉化”“新藥研發”等指標,進行多維度科研成效評價(jia) 。評價(jia) 學術論文聚焦標誌性學術成果,采用“計量評價(jia) 與(yu) 專(zhuan) 家評價(jia) 相結合”“中國期刊與(yu) 國外期刊相結合”的“代表作評價(jia) ”方法,不“以刊評文”,淡化論文收錄數和引用率,不將SCI、ESI相關(guan) 指標作為(wei) 直接判斷依據,突出標誌性學術成果的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堅持代表性成果專(zhuan) 家評價(jia) 與(yu) 高水平成果定量評價(jia) 相結合,充分運用基於(yu) 定量數據和證據的“融合評價(jia) ”方法。

  “教育評估是一個(ge) 尋找質量證據的過程,需要有多種數據點,堅決(jue) 破除‘唯學曆、唯職稱、唯論文、唯獎項、唯帽子’的頑疾。”中國人民大學評價(jia) 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分析,第五輪學科評估注重多元評價(jia) ,采用多維方法,充分體(ti) 現了多維評價(jia) 的原則。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