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新職業教育既需提升內容質量 也亟須政策和資本加持

李潤釗 發布時間:2020-11-12 09:10:00來源: 工人日報

  如果新職業(ye) 教育是一條跑道,那麽(me) 在這條跑道上奔跑的既有新職業(ye) 的從(cong) 業(ye) 者,也有職業(ye) 教育院校、機構,甚至還有新職業(ye) 背後的產(chan) 業(ye) 。隻有依靠政策和資本的加持,促進產(chan) 教融合、工學結合,探索“政、校、企、會(hui) ”多方協同的新職業(ye) 教育模式,這條跑道才能通向更遠的地方。

  “電子競技不應該隻是少數人的競技,就像新職業(ye) 教育不應該隻是少數人的教育一樣!”在福建廈門虎劍電競創始人黃德福看來,未來包括電競在內(nei) 的新職業(ye) 教育會(hui) 和義(yi) 務教育一樣有質量。他認為(wei) ,新職業(ye) 教育質量體(ti) 現在:有完備的教學體(ti) 係、有科學的教育評價(jia) 標準、教學結果可以與(yu) 職業(ye) 產(chan) 業(ye) 實際相互轉化。

  然而,他心裏也很清楚,電競教育和諸多新職業(ye) 教育一樣,都是應市場需求而生的新生事物,都曾被視為(wei) 是“不務正業(ye) ”的存在,新職業(ye) 教育要達到他理想中的質量,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黃德福說:“新職業(ye) 教育要想幫助更多人抵達遠方,就要借助政策和資本的力量,將職業(ye) 教育的路鋪向更遠。”

  職業(ye) 是新的,教育體(ti) 係也很“稚嫩”

  “在當網格員的日子裏,我做夢都在傳(chuan) 數據。”在福州市鼓樓區幹了三年網格員的林鋒(化名)每天要徒步5個(ge) 多小時,采集網格內(nei) 的治安、消防、垃圾分類等項信息,並通過手機網格終端完成信息上報、核查。這項工作每天兩(liang) 班倒,上兩(liang) 天休一天,一年收入可以達到7.5萬(wan) 元。在林鋒身邊不少朋友的眼中,這算是一份工作強度並不大卻收入穩定的美差。

  “剛開始覺得這工作挺好的,但是工作日複一日,人終究還是會(hui) 疲憊的。”今年不到43歲的林鋒曾經當過電工,手上還有一本中級電工證。他懷念以前每天白天跟著師傅跑工地、晚上騎車到離家3公裏外的夜校學電工課程的日子。他笑著說:“那時候,為(wei) 了這本電工證書(shu) ,我騎壞了一輛自行車。”40歲的時候,因為(wei) 一次意外導致手部受傷(shang) ,林鋒不得不轉行,找到了這份網格員的工作。

  今年,當得知城市管理網格員被納入國家向社會(hui) 發布的9個(ge) 新職業(ye) 之中,他一邊感歎“自己終於(yu) 轉正了”,一邊卻急著給社區寫(xie) 辭職信。辭職的原因是上崗需要資質,而他尋遍了相關(guan) 單位,也沒找到能考取網格員職稱或技術級別的培訓機構。

  他坦言,缺乏職業(ye) 發展的空間成為(wei) 了包括他在內(nei) 越來越多的人離開“網格”的原因。今年林鋒所在的社區有3名網格員提出了離職申請,而這個(ge) 社區配備的網格員也隻有3人。

  很多新職業(ye) 因為(wei) 理論體(ti) 係、師資力量不健全等原因,沒有老師、沒有教材,無法開課;有的職業(ye) 教育機構即便開設了課程,又礙於(yu) 新職業(ye) 發展路徑不清晰、無法進行職業(ye) 等級認定等原因,僅(jin) 能提供入職培訓和入門能力的基礎訓練。

  在福建省教育廳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處陳晉淞主任看來,專(zhuan) 業(ye) 的形成、學科的建立是一個(ge) 複雜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伴隨著新職業(ye) 、新業(ye) 態的發展,職業(ye) 會(hui) 出現更加精細的分工,新職業(ye) 教育的體(ti) 係也會(hui) 隨著職業(ye) 本身同步成長。他表示:“新職業(ye) 教育要走得長遠,不僅(jin) 要幫助從(cong) 業(ye) 者從(cong) ‘做不到’到‘能做到’,還要拓展教育的空間,幫助更多的人從(cong) ‘能做到’到‘做得好’。”

  讓政策賦能資本,讓產(chan) 業(ye) 與(yu) 教育融合

  “和平日娛樂(le) 不同,電競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們(men) 是帶著‘目的’打遊戲。”據虎劍電競簽約賽事解說、專(zhuan) 業(ye) 電競講師楊紫欽介紹,虎劍教育和三明醫學院科技職業(ye) 學院聯合開設的電子競技運動與(yu) 管理專(zhuan) 業(ye) 已經連續3年招生,首批40名畢業(ye) 生即將加盟戰隊、走向專(zhuan) 業(ye) 的電競產(chan) 業(ye) 。而她本人也在這個(ge) 校企合作的教育項目中,從(cong) 一名電競主播變成了兼職授課教師。

  在楊紫欽看來,伴隨產(chan) 業(ye) 發展,電競從(cong) 業(ye) 者需要掌握的技能已不再隻是“玩遊戲”本身,看似簡單的“電競”二字,涵蓋了整條產(chan) 業(ye) 鏈,是諸多學科的“複合體(ti) ”。在這個(ge) 實訓基地裏,時不時還能看見已加盟戰隊的專(zhuan) 業(ye) 電競選手“回爐”訓練。

  課堂上,楊紫欽時常會(hui) 將實操案例帶給學生,這些案例100%來自企業(ye) 戰隊的實戰經驗;課堂外,學生們(men) 還會(hui) 通過企業(ye) 平台,獲得參與(yu) 電競賽事策劃、現場執行的實踐機會(hui) ,而這些實踐項目既來源於(yu) 企業(ye) 又服務於(yu) 企業(ye) 發展。3年來,從(cong) 電競專(zhuan) 業(ye) 的教材到教師再到教室,虎劍教育從(cong) 零開始幫助學院建立了電競實驗室、沉浸式體(ti) 驗館乃至完整的學科體(ti) 係。“沒有企業(ye) 就沒有新職業(ye) ,沒有企業(ye) 也不會(hui) 有新職業(ye) 教育。”該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新職業(ye) 教育領域,企業(ye) 與(yu) 高校相比有更加充沛的教學資源,我們(men)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從(cong) 政策層麵推動校企融合。”

  近日“推動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高質量發展”也寫(xie) 進了福建省政府出台的文件之中。根據新政,福建將推動職業(ye) 教育發展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同步規劃、同步推進,80%以上易地新建的職業(ye) 院校將建到工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園區。對於(yu) 經認定的省級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將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政策。試點企業(ye) 興(xing) 辦新職業(ye) 教育的,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黃德福感歎:“新職業(ye) 教育學科基礎薄弱、投資規模大、見效周期長,唯有讓政策賦能資本,才能讓產(chan) 教融合、工學結合的新職業(ye) 教育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在一起,會(hui) 更好

  在業(ye) 內(nei) ,今年32歲的無人機飛手林誌利被很多人稱為(wei) “老林”。2015年,他放棄了“編製”,從(cong) 泉州一家事業(ye) 單位離職,考取了無人駕駛航空器係統操作手的資格證。從(cong) 那時起,他成了福建第一批持證上崗的“職業(ye) 飛手”。

  林誌利告訴記者,他曾操控無人機連續3晚深夜飛進深山裏,利用熱成像相機協助刑警搜捕逃犯;也曾出現在重大事故現場,利用航拍技術配合消防應急部門完成事故現場的三維建模和實況分析。

  2016年,他的名字出現在了福建省無人機協會(hui) 聯合廈門南洋學院推出的無人機操作員培訓課程的客座講師名單裏。而在福建,無人機擁有量突破3萬(wan) 台,像林誌利這樣的職業(ye) 飛手約3200多人,但有執照的還不到職業(ye) 飛手總數的三分之一,靈活就業(ye) 人員占到了這個(ge) 群體(ti) 的一半以上。

  “行業(ye) 協會(hui) 是人才與(yu) 企業(ye) 、新職業(ye) 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之間的鏈接。”據福建省無人機協會(hui) 教育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丁潔琴介紹,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改變了傳(chuan) 統以企業(ye) 為(wei) 單位的就業(ye) 模式,自由職業(ye) 者、靈活就業(ye) 人員在新職業(ye) 群體(ti) 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在她看來,傳(chuan) 統以企業(ye) 為(wei) 單位、規模化的職業(ye) 教育模式,難以應對新職業(ye) 職工的就業(ye) 形態和提升技能的內(nei) 在需求。

  “在一起,才會(hui) 更好!”中國科學院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董傳(chuan) 義(yi) 認為(wei) :要探索“政、校、企、會(hui) ”多方協同的新職業(ye) 教育模式,整合更多的資源和力量,才能讓新職業(ye) 教育走得更久、更遠。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