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課堂
“金秋時節,聽說清水河又飛來了白天鵝,我們(men) 特意來到河邊探訪一下……”太師屯鎮中心小學校園電視台小記者實地采訪、精心錄製,專(zhuan) 題節目《守護天鵝》通過校園電視台向師生及家長播出。樊世剛 攝
綜合舞蹈實踐課“天鵝”,太師屯鎮中心小學師生用蒙古族舞蹈柔臂元素表現天鵝之美。在柔美的舞姿中,小舞者感受天鵝的美麗(li) 與(yu) 純潔,內(nei) 心生發出愛護自然、保護自然,與(yu) 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樊世剛 攝
北京市密雲(yun) 區古北口鎮中心小學結合戍邊文化、地域文化,成立“舞龍”社團。喜愛傳(chuan) 統舞龍文化的學生登上長城,舞出“堅毅”精神,舞出時代風采,舞出民族自豪。樊世剛 攝
“讓每一塊城磚開口,讓每一處遺址說話。”古北口鎮中心小學校長徐國文(左三)帶領教師把教研活動搬到了長城上,探討如何打破課程設置“壁壘”,在考察、尋訪、探究、實踐中培養(yang) 學生堅毅品格。樊世剛 攝
水庫地區的降水量怎樣?蒸發量如何?這些都是水庫中學學生關(guan) 注的問題,大家要在課題研究中讀懂家鄉(xiang) 的山水。瞧,學生們(men) 那股專(zhuan) 注勁兒(er) ,儼(yan) 然水環境監測的“小專(zhuan) 家”。樊世剛 攝
水庫中學“環保誌願者”社團學生,利用課餘(yu) 時間走進社區、集市、公園等公共場所宣講水源保護常識,發放自製環保宣傳(chuan) 材料,讓保水、護水理念深入人心。樊世剛 攝
長城腳下美麗(li) 的河西村為(wei) 什麽(me) 會(hui) 有137個(ge) 姓氏?走在村中古樸的小路上,聆聽老支書(shu) 張玉山的講述,古北口鎮中心小學學生探尋河西村多民族、多姓氏融合的“百姓村”成因。樊世剛 攝
北京市人大代表、密雲(yun) 區溪翁莊鎮尖岩村第一書(shu) 記王淑平,是水庫中學的特邀“思政教師”。她結合親(qin) 身經曆講述水庫建設者奮鬥的曆史以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無私付出,讓“水庫精神”深深地紮根在學生心中。樊世剛 攝
“白天鵝今年又來了,說明我們(men) 這裏的水質好了。保護好家鄉(xiang) 的環境,是我們(men)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日前,北京市密雲(yun) 區太師屯鎮中心小學一節開設在清水河畔的“思政課”正在進行,五年級學生王米朵言語中充滿了興(xing) 奮和自豪。半天的課程,內(nei) 容包括守護天鵝、監測水質、撿拾河岸垃圾、發放保護濕地倡議書(shu) 等,孩子們(men) 輕車熟路,樂(le) 在其中。
每年11月初,數十隻南飛的白天鵝、黑野鴨都會(hui) 在清水河停留10多天。“清水河白天鵝”現象帶來什麽(me) 啟示,優(you) 質地域資源如何在思政課中融合利用,怎樣才能讓中小學思政課“活”起來……成為(wei) 地處清水河畔的太師屯鎮中心小學領導、教師關(guan) 注的課題。
清水河中的天鵝、野鴨逐漸在太師屯鎮中心小學衍生出“我為(wei) 家鄉(xiang) 測河流”科學項目、校園電視台節目、宣傳(chuan) 海報和校園講故事等多種學生實踐教育形式,美麗(li) 的白天鵝還成為(wei) 國畫、串珠、舞蹈、歌唱等校本課程中的主角兒(er) 。
地處長城腳下的古北口鎮中心小學,把“思政課”搬到了長城上,從(cong) 知識、生活、實踐三個(ge) 維度設計校本課程。學校利用學科聯合講思政、重溫感動瞬間、烈士紀念日實踐等方式,幫學生從(cong) 小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與(yu) 價(jia) 值觀,踐行對黨(dang) 、對祖國、對家鄉(xiang) 的熱愛。
因密雲(yun) 水庫而得名的水庫中學,將密雲(yun) 水庫化作思政課的重要舞台。近年來,為(wei) 開展《密雲(yun) 水庫周邊地區居民對水資源保護》調查,水庫中學金鵬社團學生走遍了水庫周邊的二十幾個(ge) 村落;為(wei) 方便水庫地區漁民冬季捕魚,同時更好地保護庫區生態環境,學生科學小組還發明了“冰下水上電動輪式牽線拉網機”。“圍繞‘水’字做文章,學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培養(yang) 學生生態文明素養(yang) ,讓‘水庫精神’在師生中代代傳(chuan) 承。”水庫中學校長張克昌介紹說。
今年,北京市密雲(yun) 區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堂”建設,將學生帶到長城、水庫、山川,把思政課轉化為(wei) 貼近實際、貼近對象、貼近具體(ti) 的生動實踐。“新時代思政課改革的關(guan) 鍵是效果,而決(jue) 定效果的是師生對教育內(nei) 容的深度認同,進而在學生內(nei) 心引起共鳴,這是密雲(yun) 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堂’改革嚐試的初衷。”北京市密雲(yun) 區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張文亮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用互聯網思維開好新時代思政課
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應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教師要理解和用好互聯網思維,努力增強新時代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詳細] -
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是新時代鑄魂育人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學內容要跟上時代,隻有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才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詳細] -
講好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一課
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使廣大學生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是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詳細] -
“德融課堂”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課程思政的關鍵在於找到與專業課程的自然契合點,把德育元素有機地融入到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之中,做到春風化雨、沁人心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