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我們的“辛苦指數”換來孩子們的“幸福指數”

發布時間:2021-01-12 09:02: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寒假期間,德西拉措給福利院孩子輔導作業(ye) 。桑鄧旺姆 攝

  2021年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召開在即。過去的一年,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肩負神聖使命,心係國事民生,深入走訪調研,聽取群眾(zhong) 意見建議,為(wei)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履職盡責。今日起,本報開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欄目,走近代表委員,追尋他們(men) 的履職足跡,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履職心聲。

  2020年1月,在政協第十一屆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上,德西拉措帶來了一份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孤兒(er) 大學畢業(ye) 生就業(ye) 問題的提案,引起了強烈反響。

  同年,針對孤兒(er) 大學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和殘疾大學生就業(ye) 問題,昌都市民政局聯合市人社局設立了民政專(zhuan) 幹,幫助100多名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ye) 生實現了就業(ye) 。10月,第一份3500元的工資交到了他們(men) 手中,試用期過後工資將提高至每月5000元。

  向巴次措、次旦卓瑪、斯朗巴珍……一個(ge) 個(ge) 從(cong) 昌都市兒(er) 童福利院出來的孩子找到了工作,實現了就業(ye) 。“看到孩子們(men) 能獨立了,我感到很欣慰。”德西拉措笑著說。

  德西拉措,昌都市第二兒(er) 童福利院院長,今年45歲的她,從(cong) 事社會(hui) 福利保障工作將近21年。2000年5月,昌都第一個(ge) 兒(er) 童福利院成立伊始,當時在察雅縣吉塘鎮小學擔任漢語文教師的德西拉措了解此事後,立即報名參加了考試,成為(wei) 第一批兒(er) 童福利院的職工。

  打飯盛菜、打掃衛生、收拾屋子……德西拉措從(cong) 一個(ge) 全能型生活老師一路走來,更能體(ti) 會(hui) 孤兒(er) 的不易,成為(wei) 院長後,她為(wei) 兒(er) 童謀福利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因為(wei) 工作的特殊性,節假日幹部職工都得上班。因此,我經常跟他們(men) 說‘我們(men) 的辛苦指數能換來孩子的幸福指數’,漸漸地大家的抱怨明顯變少了。”德西拉措說。

  福利院的發展一直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話題,多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重視下,福利院內(nei) 配備了洗衣房、遊樂(le) 園、圖書(shu) 館、舞蹈室等設施設備,宿舍裏安裝了空調和水暖,孩子們(men) 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

  除了生活條件的改善,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同樣得到了重視和豐(feng) 富。去年,德西拉措利用福利院的設施設備,直觀地讓孩子們(men) 了解中華民族傳(chuan) 統節日的由來,教育他們(men) 感恩現在的幸福生活。

  新春佳節,福利院的孩子和幹部職工歡聚一堂,表演不同形式的歌舞,大家歡聲笑語,其樂(le) 融融;

  “3·28”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集體(ti) 觀看新舊西藏對比影片,讓孩子們(men) 從(cong) 小了解到西藏的發展變化離不開黨(dang) 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無私援助;

  “六一”國際兒(er) 童節,福利院組織工作人員采購蛋糕和零食,在食堂給孩子們(men) 過節,讓他們(men) 感受到福利院大家庭的溫暖;

  ……

  今年,德西拉措早早把提案準備好了,她告訴記者:“今年提案的內(nei) 容涉及福利院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問題,由於(yu) 崗位的特殊性,大家無法考取相應職稱,工資待遇得不到提高。作為(wei) 社會(hui) 福利界的代表,我要為(wei) 大家關(guan) 心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