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熱評:“混”文憑,沒戲了!
近日,河海大學對125名博士研究生予以退學處理,此舉(ju) 釋放出明確信號:“嚴(yan) 進嚴(yan) 出”已經成為(wei) 研究生教育的常態,指望“混”張文憑的同學,該醒醒了。
此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陽農(nong) 業(ye) 大學、東(dong) 北大學等高校先後清退了數百名“超期”研究生。必須看到,我國的高等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落實“嚴(yan) 進嚴(yan) 出”,就要敢於(yu) “動真格”。高校要完善和落實研究生分流退出機製,這不僅(jin) 可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性,變壓力為(wei) 動力,而且有助於(yu) 維護學曆學位的嚴(yan) 肅性和含金量。高校要警惕把“出爐率”當作辦學指標去追求,防止研究生培養(yang) “放水降格”。
落實“嚴(yan) 進嚴(yan) 出”,也不能“一退了之”。“嚴(yan) 進嚴(yan) 出”絕不僅(jin) 僅(jin) 是簡單地在出口環節淘汰學生,不能以淘汰為(wei) 目的。研究生培養(yang) 是一項係統工程,高校應當將質量控製貫穿論文選題、科研實踐、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等人才培養(yang) 的全過程,培養(yang) 出有真才實學的高層次人才。
落實“嚴(yan) 進嚴(yan) 出”,學生要下“苦功夫”。高等教育的“進口”和“出口”都要靠真才實學。書(shu) 山有路勤為(wei) 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生應當下苦功夫做學問,畢業(ye) 之後不僅(jin) 能拿到一紙文憑,更重要的是學到一身本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抵製“喪文化”,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的網絡文化
“喪文化”流行、不良網絡遊戲和周邊文化產品滲透到校園、因沉迷網絡遊戲引發家庭衝突屢見不鮮……[詳細] -
推動高校間學分互認難在哪裏
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241號(教育類109號)提案答複的函中指出,近年來,教育部出台多項政策積極推動高校間的學分互認,並逐步健全線上學分互認機製。[詳細] -
教育思考:我們都要接受孩子成為一個普通人
隨著各地小學進入期末,不少小學低年級家長曬孩子期末考成績的短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孩子們的語文、數學、英語幾乎都考滿分,儼然已經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優秀代表。[詳細] -
他們為什麽愛上基礎學科
對星辰大海的向往,是需要我們對賴以生存的太陽係、銀河係和河外星係、整個神秘宇宙的熱情,需要以人類渺小之軀挑戰宇宙奧秘的倔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