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拉薩日多鄉宋玉剛:奉獻敬業的大愛園丁

發布時間:2021-02-03 14:18:00來源: 拉薩日報

  距離拉薩墨竹工卡縣縣城50多公裏的日多鄉(xiang) 平均海拔4300多米,該鄉(xiang) 中心校副校長、小學高級教師宋玉剛,堅守教學一線,兢兢業(ye) 業(ye) ,師德高尚,贏得了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

  紮根基層講奉獻 孜孜不倦收獲多

  踏上教育征程開始,宋玉剛由於(yu) 為(wei) 人謙虛進取、工作積極,深受學生的愛戴,很快成為(wei) 學校學科教學骨幹。

  作為(wei) 一名在西藏工作的漢族教師,成家後的宋玉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所從(cong) 事的事業(ye) 中。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他思考的問題越來越深,教學究竟該怎樣教?應如何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他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追求新目標。

  進入21世紀,教育教學迎來了翻天覆地的改革。為(wei) 了能適應改革的潮流,2003年至2014年11年間,宋玉剛多次參加各類教學培訓、全國中小學教師技術培訓、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等。他認真學習(xi) 新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思路,轉換角色。

  自擔任班主任以來,宋玉剛從(cong) 最小處入手,不辭勞苦,為(wei) 學生創造一個(ge) 寬鬆優(you) 良的學習(xi) 環境。在教育學生方麵,他注重培養(yang) 學生嚴(yan) 謹、實事求是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教學工作,在處理學生生活瑣事方麵,他更像是學生的“保姆”。每天早晨第一個(ge) 起床,叫學生晨讀;第一節課時詢問學生有沒有生病,並做好記錄。每當有學生生病,宋玉剛都親(qin) 自帶他們(men) 到鄉(xiang) 衛生院就診。

  宋玉剛說:“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對老師的信任。我除了教好他們(men) ,更要照顧好他們(men) ,這樣家長才能放心。”

  探索教學無止境 擴展教育不止步

  2003年,宋玉剛擔任學校“遠程教育電教”項目負責人,除了不斷提高業(ye) 務知識水平、努力發揮自己所學之長之外,他的生活更忙碌了。

  除了上課,他幾乎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學習(xi) 遠程教育技術上,一邊學習(xi) ,一邊向上級領導請教,立誌做到邊學邊用。

  為(wei) 了使教師和學生充分享用這一項資源、發揮學校遠程資源的優(you) 勢,宋玉剛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和所有老師共享,教會(hui) 其他老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

  遠程教育資源在日多鄉(xiang) 中心校生根發芽了,曾多次受到區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同時也迎來了各兄弟學校的參觀學習(xi) 。

  2004年,學校被授予拉薩市遠程教育模範學校,2005年又被授予自治區遠程教育示範點學校,2007年成功舉(ju) 辦了教育部遠程教育現場會(hui) 。

  2014年,宋玉剛擔任日多鄉(xiang) 中心校副校長職務。他深知肩上責任重大,為(wei) 了做好各項工作,他深入教職員工和學生中調查研究,了解學校在教育等方麵的不足。

  為(wei) 使學生懂得“法製、安全、衛生”等方麵知識,他組織教師和學生動手在教學樓走廊中製作知識宣傳(chuan) 欄並開展法製教育課,講述安全知識。

  堅守一線 收獲累累碩果

  從(cong) 教20多年來,宋玉剛沒有休過一次假,把自己的青春揮灑在日多鄉(xiang) 這片熱土上。

  每次跟家裏通電話,父母親(qin) 的第一個(ge) 問題總是:“你什麽(me) 時候休假回家看看我們(men) ?”宋玉剛深深思念年邁的父母,同時也牽掛著他的學生和工作,麵對兩(liang) 難的選擇,宋玉剛每次都選擇了留下。

  辛勤耕耘,收獲累累碩果。2003年,他被評為(wei) 鄉(xiang) “先進個(ge) 人”,2004年被評為(wei) 學校“優(you) 秀教師”和市級“優(you) 秀電教員”,2009年被授予“全國優(you) 秀教師”稱號,2010年被授予全國“寶鋼杯”中小學傑出中青年教師榮譽稱號,2011年被團墨竹工卡縣委評選為(wei) “優(you) 秀青年”稱號……

  近觀長遠滿目春,放眼遠處春更濃。宋玉剛深知,想要在管理、教育方麵做出更大的成績、飛得更高更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同時也相信:隻需俯下身子,瞅準後方的路,一心為(wei) 了教育事業(ye) ,就一定能獲得更大的成績。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