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業不出校門”能否帶動整體減負
近日,來自教育部的消息稱,有關(guan) 會(hui) 議提出在2021年,全國中小學要實現小學階段的作業(ye) 不出校門,即當天作業(ye) 隨堂在校園內(nei) 完成;初中階段的作業(ye) 不超綱;高中階段的作業(ye) 不越界,以此為(wei) 學生減負。與(yu) 此相應的是,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也將納入監測考核。
與(yu) 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提到的控製作業(ye) 總量措施相比,“小學階段作業(ye) 不出校門”的減負要求更為(wei) 明確和具體(ti) :隻要小學生還帶家庭作業(ye) 回家,就算是違背了這一規定。那麽(me) ,如此嚴(yan) 格的規定能否得到落實,引來無數家長關(guan) 注。甚至有人擔心,這一規定會(hui) 不會(hui) 隻是“看上去很美”。
《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shu) 麵家庭作業(ye) ,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ye) 的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鍾。與(yu) 之對比,“小學階段作業(ye) 不出校門”的新規,要求學生在離校前就完成作業(ye) ,如果這一規定得到落實,學生家庭作業(ye) 也就不會(hui) 再成為(wei) 家長作業(ye) ,家長輔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e) 的矛盾也就不複存在。
而具體(ti) 執行這一規定,可能有不同情況,也會(hui) 引發不同的反應。第一種情況是,學校大幅減少學生的作業(ye) 量,對一到六年級學生均布置可在一個(ge) 小時內(nei) 完成的作業(ye) ,要求學生在放學後,留在學校(參加晚托)做一個(ge) 小時作業(ye) 。這是教育部門希望出現的局麵,而各地也都已開展課後服務,學生利用課後服務時間做完當天作業(ye) ,減輕學生的作業(ye) 負擔,也讓家庭教育不再隻關(guan) 注學生的作業(ye) 、分數,父母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培養(yang) 孩子更廣泛的興(xing) 趣。
但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減少學生的作業(ye) 量,學校、老師將麵臨(lin) 兩(liang) 大壓力,一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進行統測,把學生統測分數和教師績效工資、獎金掛鉤的壓力;二是家長質疑學校、老師對學生不負責,導致學生學習(xi) 成績下降的壓力。麵對這兩(liang) 方麵的壓力,學校或會(hui) 以滿足家長的課後服務需求為(wei) 由,延長學生課後服務時間,如從(cong) 放學後一小時延長到兩(liang) 三小時。在此期間,由老師“照看”學生,完成當天的作業(ye) 。延長課後服務的費用,財政實力強的地方,由財政承擔,財政實力弱的地方,則實行成本分攤,由需要課後服務的學生家長支付一定費用。考慮到作業(ye) 不離校,家長為(wei) 讓孩子的作業(ye) 量不減少,大多會(hui) 配合學校延長課後服務的對策,進而,學生的總作業(ye) 量沒有減少,但在校時間大大延長。
這種情況也會(hui) 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而如果教師的加班費用得到保障,或者學校建立本校教師聯合兼職教師的課後服務隊伍,這可能會(hui) 成為(wei) “作業(ye) 不出校門”後一些地方學校的主要模式。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校內(nei) 增負方式,就如我國一些地方的高中教育管理,已經實行兩(liang) 周一放(上兩(liang) 周放一天假)的方式一樣,延長學生在校時間,學校還能收獲家長“更盡責”的好評。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在“作業(ye) 不出校門”後,學校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e) 量減少,而家長擔心孩子輸掉與(yu) 其他學生的競爭(zheng) ,於(yu) 是自己給孩子布置作業(ye) ,送孩子去校外培訓班。孩子的作業(ye) 負擔並沒有減輕,培訓機構反而獲得新的“商機”。對於(yu) “作業(ye) 不出校門”這一規定,不少培訓機構經營者都認為(wei) 這是“利好”。這不過是“校內(nei) 減負、校外增負”的一貫邏輯。
必須指出,給學生減負,必須是整體(ti) 減負,而不是局部減負。減少學生的作業(ye) 量,控製作業(ye) 時間,要求學生在校內(nei) 就完成作業(ye) ,這都是局部減負,而非整體(ti) 減負。如果整體(ti) 負擔不減,隻有局部減負,那麽(me) 減掉的負擔就會(hui) 以其他方式補回來。這也正是我國中小學生減負20餘(yu) 年,但學生學業(ye) 負擔卻有增無減,中小學生睡眠不達標情況嚴(yan) 重的根本原因。
要給學生整體(ti) 減負,就必須扭轉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績觀,不能用片麵的學業(ye) 成績考核學校辦學和教師教學,糾正學校辦學的應試傾(qing) 向。此外,還必須改革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jia) 體(ti) 係,破除“唯分數論”“唯升學論”,建立多元評價(jia) 體(ti) 係。(作者:熊丙奇,係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教育部等五部門:2025年建成三個中小學線上教育體係
2月8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日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詳細] -
今年青海省將投資25億元為教育強基
2月6日,記者從青海省教育工作會上獲悉,今年計劃投資25億元促進辦學條件標準化。[詳細] -
放假期間警惕近視加劇 孩子用的電子產品要這樣選
北京市教委發布通知,要求從1月23日起全市中學生不到校,學生本學期期末工作全部在線上完成,同時全市培訓機構暫停一切線下培訓和集體活動。[詳細]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將更多走進中小學課程教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要求遴選蘊含核心思想理念、中華人文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載體形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