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打破“學曆”門檻,“小魯班”變身“教書匠”

發布時間:2021-10-12 16: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王縱橫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hui) 憑借技能留校任教,成為(wei) 黑龍江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首位00後實訓教師。“職業(ye) 教育不僅(jin) 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也改變了我的命運。”

  2020年12月,20歲的王縱橫還是一名在校學生,他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第一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獲得木工項目的金牌,也是黑龍江代表團在此次大賽上獲得的唯一一塊金牌。

  “王縱橫這個(ge) 孩子不僅(jin) 技術水平高、肯吃苦,指導隊友時也很認真負責,特別適合做實訓老師。”黑龍江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家居工程學院院長張誌剛通過對王縱橫一段時間的觀察,在比賽後開始動員王縱橫留校任教。在今年6月王縱橫畢業(ye) 後,正式成為(wei) 黑龍江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的一名實訓指導教師。

  事實上,王縱橫並不是該校第一個(ge) 畢業(ye) 即留校任教的學生,早在2017年學校就提出把特殊的技能人才留在學校。當時獲得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木工項目優(you) 勝獎的95後青年徐顏正是第一個(ge) 憑借自身實力留校任教的畢業(ye) 生,也成為(wei) 日後王縱橫的實訓指導老師。

  “像徐顏、王縱橫這樣優(you) 秀的、有經驗的技能型人才,我們(men) 要打破學曆的‘門檻’,把他們(men) 留在黑龍江,培養(yang) 更多的大國工匠。”張誌剛表示,學校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給予學生、職業(ye) 教育工作者以及青年技能人才信心,提升對專(zhuan) 業(ye) 和職業(ye) 教育的自豪感、榮譽感。

  傳(chuan) 承大國工匠的精神

  2017年10月,徐顏站在世界技能大賽的舞台上,克服了環境、氣候、場地等困難,順利完成了賽題的識圖、放樣,按照大賽主辦方提供的圖紙,在22小時以內(nei) 完美地製作出了2.7米高、1.4米長、1.4米寬的歐式涼亭,奪得了木工項目比賽優(you) 勝獎,成為(wei) 中國角逐世界技能大賽木工項目獲優(you) 勝獎的第一人。同年,徐顏被人社部評為(wei) “全國技術能手”、被黑龍江省人社廳評為(wei) “龍江大工匠”,並被黑龍江林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破格錄用為(wei) 實訓教師。

  作為(wei) 徐顏的學生,王縱橫在入學後就暗暗下定決(jue) 心向老師學習(xi) ,立誌到學校的世界技能大賽基地訓練。王縱橫的太爺爺和爺爺都是木匠,從(cong) 小他就對木工這一行充滿了興(xing) 趣。但當真正開始學習(xi) 時,王縱橫發現專(zhuan) 業(ye) 課與(yu) 他從(cong) 前接觸的木工並不同。“傳(chuan) 統的木工對於(yu) 數據的要求並不是那麽(me) 嚴(yan) 格,而到了專(zhuan) 業(ye) 的賽場上縫隙尺寸不能差一絲(si) 一毫。”王縱橫說。

  “每一個(ge) 步驟都必須精準,否則出現一點誤差就會(hui) 造成非常大的累積誤差。”王縱橫告訴記者,為(wei) 了提高自己的識圖能力,他要求自己每天第一個(ge) 到實訓基地訓練,最後一個(ge) 離開。有時回到宿舍還會(hui) 利用空閑時間抓緊研究白天沒搞懂的圖紙,夜裏兩(liang) 三點睡覺都是常事,甚至會(hui) 因為(wei) 突然來了靈感,興(xing) 奮地睡不著覺。一年下來,王縱橫的體(ti) 重從(cong) 最初的110公斤減到了80公斤。

  由於(yu) 王縱橫表現優(you) 異,2020年12月他被學校選中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ye) 技能大賽。功夫不負有心人,王縱橫的尺寸和縫隙分數基本都是滿分,誤差範圍控製在一根頭發絲(si) 的寬度,最終拿到了金牌。今年,他被授予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未來他將繼續鑽研這項技藝,把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知識教給學生,把大國工匠的精神傳(chuan) 承下去。

  打破“學曆”門檻留下人才

  自從(cong) 王縱橫留校任教的消息傳(chuan) 出後,他的很多學弟學妹都表示不可思議。“老師竟然隻比我大兩(liang) 歲”“00後老師與(yu) 他的00後學生同框”等聲音不時出現……

  而對於(yu) 王縱橫而言,隻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hui) 和高學曆的研究生成為(wei) 同事,但是作為(wei) 實訓指導老師我必須更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幫助學生走上技能成長成才的道路。”王縱橫告訴記者。

  據了解,黑龍江職業(ye) 林業(ye) 技術學院近年來為(wei) 了留下優(you) 秀的技能人才,特別出台了一整套特殊人才的引進標準,放寬了以往對於(yu) 學曆的要求,全力支持在校學生參加技能比賽,並動員入選過世賽國家隊的學生留校任教,充實學校的教師隊伍。

  “我們(men) 在培養(yang) 學生的過程中,也在全方位的考察學生,從(cong) 技能水平、個(ge) 人性格等多方麵綜合考量,最終為(wei) 優(you) 秀的技能人才開辟一條綠色人才通道。”但同時,張誌剛也坦言,像徐顏、王縱橫這樣的學生,留校成為(wei) 教師在過去是很難實現的。“在以往的招聘過程中,學校的門檻都設在碩士學曆及以上,並且必須專(zhuan) 業(ye) 對口,通過一係列學校組織的筆試、麵試,才能進入學校。”

  據悉,在得知王縱橫獲獎後,學校為(wei) 他準備了10萬(wan) 元獎金以資鼓勵,目的就是為(wei) 了給學生起一個(ge) 導向性的作用,讓更多學生通過技能道路成長成才,實現技能報國。“情感留人固然可取,但事業(ye) 留人、待遇留人更為(wei) 重要。”張誌剛說。

  近年來,黑龍江省也多次出台政策,讓技能人才的錢包“鼓起來”。早在2018年,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關(guan) 於(yu)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要提高技術工人經濟待遇、社會(hui) 待遇、政治待遇,促進技術工人提升職業(ye) 技能水平,並健全技術工人評價(jia) 使用激勵機製。

  “打破橫在高技能人才和用工單位之間的壁壘,從(cong) 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著手,積極推進收入分配改革。”黑龍江省人社廳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後黑龍江省將與(yu) 時俱進,研究製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政策措施,為(wei) 技能人才創新優(you) 化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hui) 氛圍,爭(zheng) 取讓更多的“大國工匠”留在黑龍江。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