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不“雞娃”受排擠“雙減”要平衡教育理念衝突

發布時間:2021-10-20 14:2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近日,貴州省貴陽市一所知名小學的7歲女孩妞妞被班裏37名家長“聯名”要求轉學,該班級一共有39名學生,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家長都想把妞妞“驅逐出去”。事情並不複雜,隻是妞妞媽媽反對教師給孩子布置過多作業(ye) ,與(yu) 教師發生衝(chong) 突,在其他教育理念上,妞妞媽媽也與(yu) 教師存在分歧。這才導致了“聯名請願”的發生。

  此事一經報道,持續在網上發酵,有讚同這位家長做法,也有對其做法持反對意見的。但無論持什麽(me) 看法,首先需要明確的是,37名家長的“請願書(shu) ”是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的,適齡兒(er) 童接受義(yi) 務教育是法律賦予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剝奪。

  這樣的新聞之所以引發熱議,很大程度上與(yu) 當下正在實施的“雙減”政策“撞了個(ge) 滿懷”。無論是一名家長要求的“減負”,還是37名家長集體(ti) “請願”,都是教育改革之下各方家長們(men) 不同心態和立場的體(ti) 現,拋開其中一些涉嫌違法違規的做法,他們(men) 的不同心態並非不可理解。

  從(cong) 要求減負的家長立場來看,其做法與(yu) 當下大趨勢相符合。不得給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布置書(shu) 麵家庭作業(ye) 的規定,在各地正逐漸得到落實,讓孩子們(men) 有一個(ge) 快樂(le) 的童年也早已成為(wei) 共識。不過共識歸共識,能與(yu) 其他家長、學校“硬杠”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家長的心態與(yu) “聯名請願”的37名家長類似:你“快樂(le) ”你的,你“減”你的,但請別妨礙我。這也是為(wei) 何不少網友會(hui) “同情”那位受到處分的教師。

  無奈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理解,縱然教育部門在“減負”上一直持續發力,但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中唯分數、唯升學率的問題依舊存在,在“提高一分幹掉千人”的應試教育環境下,許多家長、老師當然希望窮盡一切方法來提高孩子的分數,自然也會(hui) 把影響分數、妨礙提高成績的一切因素,視為(wei) “耽誤前程”的“大敵”。

  因此,我們(men) 就看到了要求取消“月考”“分班”的家長被另外家長“怒懟”,一些要求減負的家長被視為(wei) “異類”,還有在國家嚴(yan) 格監管校外培訓的大環境下,打著“高端家政”旗號的“住家教師”市場卻開始活躍了起來。

  種種跡象都表明,減負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不是嚴(yan) 格監管校外培訓機構、規範學校辦學就能夠實現的。就當下而言,首先學校作為(wei) 教育的主陣地,要有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同時建立起與(yu) 家長的良好溝通渠道,教師們(men) 要緩解家長的焦慮,共同幫助孩子找到更適合的成長路徑。

  從(cong) 長遠來看,要積極推動教育評價(jia)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改革,讓一元化的人才培養(yang) 觀念、評價(jia) 體(ti) 係逐漸從(cong) 教育中消失,否則,即便再有力的減負政策,恐怕都無法阻擋家長們(men) 那顆“雞娃”的心。可以預見,類似的事件在以後可能還會(hui) 出現,但從(cong) 某種程度而言,這也表明越來越多家長已開始嚐試真正“坐下來”,這也是一個(ge) 好的信號。既然讓孩子茁壯健康成長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麽(me) 麵對分歧,除了“對抗”,一定有更多更合適的解決(jue) 辦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構建校外藝術教育新格局

    校外藝術教育是國民藝術教育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藝術素養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前,校外藝術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影響美育發展的問題。[詳細]
  • 職業教育如何讓人才“適銷對路”?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基本建成。到2035年,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 [詳細]
  • 緩解父母焦慮才能真正“解放”孩子

    推進“雙減”又有新動作:10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三審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草案,落實中央有關文件對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明確要求。[詳細]